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台灣專家:南海爭端升高 原因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9-27 00:52:58  


 
    南海爭端升高原因

  惟中國也考慮到南海問題的複雜性,一直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二十年前,中國就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盟,亦稱東南亞國協,東協)諸國就南海問題進行過坦誠討論,形成廣泛共識,十年前在金邊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範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但菲律賓現在背信棄義,藉強烈主張對黃岩島的主權,升高南海爭端,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戰略地位重要。南海海域面積達350多萬平方公里,是溝通兩大洋(印度洋與太平洋)和連結三大洲(亞洲、澳洲與美洲)的海上樞紐,是兩大洋的海上要衝。南海是東協各國和歐、美、日、韓等國的海上航運生命線,日本和韓國90%的石油進口都要通過南海運輸,同樣也是中國大陸的遠洋貿易咽喉與經濟生命線,故南海戰略地位重要。

  二、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南海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估計石油儲量約300億公噸,天然氣儲量約16萬億立方米。如此豐富的天然資源,四五十年前人類科技能力不足以開採,無法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利益。但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深海採崛成為可能,以越南為例,截至2009年止,越南已從南海開採了1億噸石油和1.6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得利潤280多億美元,這不但使得越南食髓知味,菲律賓也想有樣學樣,政客並將開發南海利益畫成空中經濟大餅,煽起內部反華民族主義。

  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周邊國由於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的新規定,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分上,因重疊部分而發生了主權爭議。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有締約國必須在2009年5月13日前將該國的200海浬(370.4公里)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EEZ)和大陸架劃界案提交聯合國劃界委員會。南海周邊國家競相提出各自的領海主張,從而導致南海爭端的急遽升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