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郭震遠:台灣海權政策損害兩岸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0-28 00:12:51  


 
  1.有限強化台灣在東海、南海島礁主權歸屬爭端中的地位

  如前所述,過去幾個月中,台灣當局採取了一些動作,以強化台灣在東海、南海島礁主權歸屬爭端中的地位。但在馬英九和台灣當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口頭強調對於相關島礁的“主權”的同時,其實際行動無論力度還是涉及範圍都很有限。對於釣魚島爭端,台灣當局實際關注的主要是“捕魚權”問題;對於南沙群島爭端,台灣當局只關注增強太平島的防務,而不涉及其他,例如對黃岩島爭端採取完全回避的態度。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為此肯定馬英九和台灣當局,“表現了自制能力”。台灣當局採取有限強化台灣在島礁主權歸屬爭端中地位的措施,不僅是馬英九的理念的表現,以及對台灣民眾強烈情緒的回應,而且還是爭取台灣在東海、南海局勢及其變化中,更有利、更鞏固地位的需要。很明顯,台灣如果沒有更鞏固的地位,就完全不可能獲得在東海、南海局勢及其變化中的參與權。但也正是僅限於爭取“參與權”的目標決定了,台灣強化地位的措施必然只會是有限的。

  2.努力塑造台灣的“區域和平維護者”形象

  過去幾個月中,在東海、南海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的過程中,台灣當局一再公開宣稱,“通過和平談判”處理爭端。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更是對“和平談判”的突出強調。雖然東海、南海爭端的有關各方,在爭端加劇的同時,也都宣稱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處理爭端,但惟獨台灣當局不僅鼓吹“和平談判”,而且提出了較為全面的“東海和平倡議”,顯示對和平解決爭端的格外重視。實際上,台灣並沒有真正捲入過去幾個月不斷激化的東海、南海島礁主權歸屬的爭端。而且,儘管台灣佔有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太平島,圍繞釣魚島主權歸屬與日本屢有爭端,但實際上相關各方並不重視台灣的地位和影響。所以,台灣當局積極鼓吹“和平解決爭端”,與其說是推進相關爭端的和平解決,毋寧說是塑造台灣的“區域和平維護者”形象,並由此顯示台灣的“積極參與”。可以說,這是在現實形勢下對台灣有利的最佳選擇,但效果如何,很不確定。其實,2008年5月馬英九開始執政以來,改變台灣的“麻煩製造者”形象,塑造“區域和平維護者”形象,就一直是台灣對外政策的重點之一。如果說,在馬英九第一任期中,這一重點主要置於對台海局勢的處理方面,那麼現在,在台海局勢明顯緩和,而東海、南海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的形勢下,必然將這一重點轉而置於處理東海、南海局勢方面。努力塑造台灣的“區域和平維護者”形象,直接關係到台灣成為處理東海、南海事務“積極參與者”,以及凸顯“中華民國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這兩個政策目標的實現。所以,這一政策措施,在台灣當局應對東海、南海局勢主要政策措施中,居於核心位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