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3-01-25 07:58:20  


 
  米霍夫對歐洲經濟增長緩慢也感到憂心。他認為歐洲有條件改善其經濟表現。“歐洲仍然是世界的領先地之一:歐洲可能是技能和人才最集中的地區,也有很多創新力強、生產力高的優秀公司。歐洲有扎實的基礎,健康的企業架構,但遺憾的是,政府政策的失誤阻礙了它的發展。”

  美國緩緩復甦

  至於美國,米霍夫發現近期的就業和工業生產數據令人鼓舞,他相信美國能夠繼續復甦,甚至加速復甦。但他斷言:“在2015年,甚至在更後的年份之前,美國的經濟增長無法回覆到其潛力水平。”特大風暴“桑迪”的影響尚未全面消除;美國建築業和房地產市場現狀仍令人憂心。但他認為,美國聯儲局正在“做他們該做的事--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這一行動是美聯儲自2008年起實施的“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的一部分。但是,去年九月宣布的新一輪QE有效嗎?“第一輪QE基本上是信貸寬鬆政策。伯南克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提到,第一輪和第二輪QE合計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約3%。首輪QE著重於增加貨幣供應量,因為當時所有信貸渠道都被凍結,大家都在拼命找流動資金,銀行都擔心存戶會上門盤問‘我們的存款去了哪裡?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了……你們銀行有多安全?’所以美聯儲向不同的融資渠道投放資金,打通它們,使它們維持有效運作。”

  第二輪QE著重於透過購買美國國債來維持貨幣供應量,米霍夫並不很看好它的效用。“我更相信首輪QE對經濟產生很大的助力;次輪QE的效用便較為難以評估,整體而言,它有產生效力,但效力已經達到極限。如今,球已經交到財政部門、政府和企業的手中。"學者和美聯儲研究人員估計,兩輪QE合計將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壓低了120到155個基點; 同時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由9000億美元大幅擴張至約2.6萬億美元。

  拉丁美洲出現轉機,中國增長減緩

  米霍夫指出,拉丁美洲在2012年經歷了艱苦的一年,但將在2013年出現轉機,其中,墨西哥已然成為拉丁美洲的新星。米霍夫說:“墨西哥的出口增長得非常快,大家都在說,墨西哥正逐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某些商品的供應國。智利無疑也是拉丁美洲的一個亮點。這些國家的潛力是很大的,關鍵是政府的政策必須支持創業並鼓勵企業的發展。

  在亞洲地區,中國的經濟雖然有所放緩(年增幅仍然保持在7.5-8%的高位),但米霍夫認為,這是預期之中。他指出,這不純粹是周期性放緩,也包含結構性調整造成的放緩。“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趨近前沿,發展水平接近富裕國家,他們推動經濟進一步增長的每個步伐都比之前更加困難,經濟增幅將再也無法維持在10%或11%的高位。 類似放緩也曾出現在德國和日本。米霍夫對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儘管兩者過往的表現黯淡無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