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3-01-25 07:58:20  


 
  呼籲改革

  對於歐洲和美國問題,米霍夫提出數點改革建議。在歐洲方面,他希望那些經濟表現良好但需要透過債券市場舉債的國家好好地調控債券收益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罪魁禍首正是偏高的債券收益率,而非無節制的政府支出。以意大利為例,米霍夫指出:“意大利基本上實現盈餘,政府的財政收入高過支出,但由於政府發行新債券時支付的收益率遠遠高於經濟的增長速度,其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持續上升。如果不改變這種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競爭力也是一個問題:某個特定國家適合生產和提供什麼商品和服務?又如何利用它來改善營商環境,支持生產活動?沒有生產活動,經濟增長從何而來?“把人們組織起來,大家共同參與生產經營活動,這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唯一途徑。否則的話,我們只能停留在小農社會,大家各自飼養一些家畜,種植一些蔬果,過著自供自給的生活方式。

  對於美國,米霍夫建議廢除現行錯綜複雜的免稅減稅機制,代之以整體較低的稅率,使稅制變得更清晰透明。“新加坡的稅制就非常簡單:稅率定於零至20%的低水平,但沒有任何稅務減免。我建議美國也採取類似稅制- 不提供任何(或只提供少數幾項簡單明了的)稅務減免,但稅率也不再高達39%至40%,在較低稅率的基礎上討論如何建立漸進式稅制。當前複雜繁瑣的稅制下很難推行漸進式稅制。”

  不過,稅改不能解決開支方面的問題,即政府如何使用稅收的問題。米霍夫贊同進行財政緊縮,但他認為在經濟艱難時期政府有責任推動經濟擴張。

  阻礙美國和歐洲經濟復甦的最大絆腳石之一是當前的不確定性。米霍夫說:“只有經濟的不確定性消除了,公司才會開始投資。展望未來二、三、五、十、二十年,經濟的不確定性只會有增無減,因為美國和其它許多國家的財政狀況往後只會進一步惡化。政府能否消除此等不確定性,現時仍然存在一個很大的疑問。如果政府能制定相應的計劃,那就可以說服企業和公眾,其實經濟是安穩和健康的。”

  2013年01月24日10:04 來源:環球企業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