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經濟運行規則迎來大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13-03-29 08:35:25  


全球經濟有如此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經濟學家許一力撰文“全球經濟運行規則迎來大調整”指出,發達國家經濟低迷,新興經濟體普遍減速,客觀上倒逼著發展中國家抱團取暖。似乎預示著全球經濟金融的運行規則要迎來一個大調整的時間窗口。

  全世界以前有個認識,巴西被稱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國”、俄羅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辦公室”、中國是“世界工廠”,加上素有“非洲門戶”之稱的南非,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

  3月26日到27日,南非海濱城市德班舉辦第五屆金磚峰會,從議程來看,今年峰會的主要事情就是討論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外匯儲備庫的可能性。

  這兩大機構的還只是停留在初步討論階段,我是這麼理解的。可能先會討論印度提出來的設立金磚開發銀行的提議。

  這一新的獨立金融機構類似世界銀行的模式,最開始不需要多少資本,但運作法絕對不能和世界銀行一樣。

  它的出發點是滿足發展中國家在長期基礎設施當中的資金需求,平抑發展中國家政府發債造成的隱患,但它提供的貸款絕對是不能帶任何附加條件的。

  發展中國家早已厭倦了世界銀行提供的那一套與捆綁限制性條款和政治條件的貸款,寧願貸款的利息高一點。

  那麼中國的大量外匯儲備在其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必擔心中國外匯儲備流失的問題,這種貸款實際上是增加我們國家的政治影響,背後帶來的收益遠遠高於儲備本身。

  假如金磚銀行方面無實際進展,那接下來就是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的建立。主要是近年發達國家不斷放寬貨幣政策使全球貨幣流通性非常泛濫,很容易衝擊金磚國家金融穩定。

  所以建立外匯儲備庫的目的就是一種防火墻,增強金磚國家的抵禦金融危機能力。這能提供流動性,而且可操作性也很強,除巴西外,金磚國家在世界的外匯持有量都在世界前十,所以是有這個實力的,各自承諾拿出一部分成立儲備庫就是一種預防性措施。

  這兩大機構非常類似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顯然這是新興國家試圖撤出二戰後西方主導的金融秩序的一個途徑。

  標就是要大大提升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大國的金融話語權,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話語權能深刻改變全球經貿合作格局,增強政治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