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TPP與中美關係的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3-06-04 07:46:38  


 
  不管怎麼說,美國的這種戰略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給中國一個很好的機會。中國面臨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把注意力集中在內部經濟改革和發展上,也就是中國所說的“一心一意謀發展”。內部經濟發展不僅為外資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在很短的時間裡,從一個資本高度短缺的國家,轉型成為一個資本過剩的國家,資本開始“走出去”。亞洲尤其是東盟成為中國投資的其中一個重點。儘管美國在東盟仍然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發展勢頭很難和中國相比。實際上,冷戰之後,美國和東盟兩者之間發展和深化關係,缺少實質性的動力。

  1997至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和西方對亞洲經濟發展持非常悲觀的態度。但十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亞洲作為世界經濟重心變成了現實。現在,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第三,印度正在崛起,東盟的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勢頭也非常好。可以預見,在今後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亞洲一直會維持為世界經濟增長重心的地位。這就決定了美國的戰略西移。

  美國“重返亞洲”包括軍事和經濟兩個層面。在這兩個層面,美國的確擺出了一種要“圍堵”中國的姿態。在軍事上,美國“重返亞洲”針對中國的目標是不言而喻的。除了中國,本區域沒有一個國家的軍力,可以對美國的軍事存在構成任何意義上的挑戰,更不用說是威脅了。日本、澳大利亞等是美國的正式盟友,印度是准盟友。並且,美國為其軍事“重返亞洲”論證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圍繞著南中國海的亞洲安全問題。在經濟層面,美國顯然要通過TPP的高標準,尤其是一些具體的條款(例如針對國有企業的條款)來制約中國。

  美國這樣做,中國也是這樣理解的。從一開始,中國方面的主流判斷是:TPP是美國圍堵中國的經濟手段。TPP一旦形成,就會成為類似於冷戰期間的戰略性貿易。既然TPP被視為是要“圍堵”中國,很容易理解中國方面對TPP的憂慮,甚至“敵視”。

  那為什麼中美雙方現在在這個問題上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這裡既有美國的因素,也有中國的因素。

  就美國方面來說,在TPP問題上,面臨著很多問題。第一,因為TPP針對中國,導致其戰略意味過重。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任何貿易集團,無論是國際性的還是區域性的,如果缺少了中國,其有效性就會成為大問題。再者,在亞洲區域,經濟活動已經區域化,形成了亞洲生產鏈條。這裡已經不存在“中國製造”的問題,一個產品的各個零部件為亞洲各經濟體所生產,中國只是最後的組裝工廠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一個意在排斥中國的貿易集團如何可能?又會有什麼的意義?

  第二,也是因為戰略意圖過重,如果按照其原先的高標準,TPP實際上很難具有操作性。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經濟體和美國的經濟發展差異實在太大,它們如何能夠消化加入TPP的代價?就連經濟發達的日本,在一些關鍵領域主要是農業也困難重重。所有這些國家加入TPP的動機,主要是其所想象的來自中國的壓力或者“威脅”,因此其戰略意義遠遠多於經濟意義。

  第三,TPP的高標準也意味著其過於理想化。如果實現,TPP將是人類經濟歷史上所從來沒有過的自由貿易集團。很多參與國必然要失去諸多方面的經濟主權。所以,如果不考慮中國因素,所有這些經濟體都不會(也不能)失去如此多的經濟主權。很顯然,在TPP的談判中,各個經濟體都在力爭盡可能多地保護自己的經濟主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