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不應缺席TPP

http://www.CRNTT.com   2013-06-19 08:06:27  


 
  第三,即使中國選擇置身局外,一旦TPP談判成功,我們也難以避免TPP達成之後,中國被排除在外所面臨的不利影響:首先,中國可能會失去部分出口市場。TPP成員國中既包含中國主要的出口目的國(例如美國),也包含同中國存在同質產品競爭的國家(例如越南)。如果中國無法享受到TPP內部的優惠政策,與其他國家在第三方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有所削弱;其次,中國的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由於美國主張在TPP成員國內部實行“原產地規則”,即利用來源於非TPP成員國的原材料以及中間產品生產出的最終產品在享受TPP關稅優惠上存在限制,因此,TPP成員國對於中國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需求可能會發生轉移,進一步降低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最後,中國即使不參加TPP也可能被迫采納TPP規則。如同OECD國家在同非OECD國家交流中,時常採用OECD的規則一樣,TPP成員國很有可能在以後與非TPP成員國的交往中也採用TPP框架下的內容。中國與TPP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密切,約占中國總貿易額的32%。可以說,無論中國是否加入,都很難逃脫TPP規則。

  中國應參與多種類別的貿易談判

  第四,中國可以在中美雙邊投資協議(BIT)和TPP兩個談判戰場協同作戰。中美BIT旨在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積極促進雙向投資發展,中美雙方高度重視此次談判,目前談判已經進行了九輪,對範本條款的技術性澄清基本完成,談判即將邁向實質性階段。TPP談判中的難點包括競爭政策、國有企業、負面清單、投資者-東道國爭議解決機制、知識產權等,同樣也包含在BIT框架之中。從談判難度上來看,BIT是雙邊談判,中國在和美國進行BIT談判的時候,遵照的是美國的範本。美國作為這些規則的制定者,享有完全的主動權;TPP是多邊談判,各國利益和訴求大不相同,美國不得不有所進退和取舍。

  正如美國國會關於TPP的核心研究報告中所闡述的“美國此前與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進行了許多非對稱的談判,在那些談判中,美國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這次,面對著諸多不同發展水平的談判對手,美國可能無法直接將自己的觀點和準則強加於這些國家,它們可能會迫使美國有所退讓”(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egotiations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March 19, 2013)。中美BIT談判更像是美國所稱的“非對稱談判”,而TPP則更能發揮談判的主動權。從中國的立場來看,既然已經選擇了BIT,就沒有理由拒絕TPP,通過兩個談判領域的互相配合,有助於提高中國在每個領域的談判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