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新常態下更需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9-14 09:52:44  


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最重要的特點是經濟增速會降下來,不斷與潛在經濟增速相吻合,但增長質量必須上去,結構必須優化。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訊/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9月10在在天津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上並發表特別致辭,李克強首次向來自全球各國元首和企業家代表闡明了中國已經正式進入了經濟運行的新常態。早在今年5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河南時就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這也是中央領導首次以“新常態”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國經濟。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最重要的特點是經濟增速會降下來,不斷與潛在經濟增速相吻合,但增長質量必須上去,結構必須優化。

  中國網刊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經濟師張影強文章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政府面對極為複雜的國際和國內環境,經濟保持了7.4%的增長率,城鎮新增就業970多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萬人,中國經濟發展仍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面對經濟新常態,創新了宏觀調控思路,總體思路是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調控在精准上發力,推出了“定向降准”,對經濟實施“微刺激”,新的宏觀調控方式對穩增長和調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更需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法,全面管理好經濟增長與改革的關係。一要穩定預期,增強發展的信心。宏觀政策預期不明也容易助長“唱空”或“唱衰”的輿論氛圍,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不必要的政策壓力。政府首先需要對未來發展有堅定的信念,根據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最新變化,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挫折有清晰的研判,要增強宏觀調控政策的彈性,增強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前瞻性和協調性。

  二要強調精准調控。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加大了中國經濟的“風險系數”,地方債、影子銀行、高杠杆、產能過剩、房地產等風險隨著經濟減緩進一步凸顯,這些問題根本上是由於中國長期以來經濟發展失衡所致。主要變現在,投資與消費的失衡,投資比重過高,消費比重過低;區域發展失衡,東部與中西部發展不均衡;產業發展失衡,房地產泡沫嚴重,鋼鐵、建材產能過剩,核心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發展落後,農業和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等等,這些不均衡仍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存在,宏觀調控則更需要精准發力,可以繼續實施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

  三要實施“底線”調控。宏觀調控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經濟增長、就業增加、物價穩定和貿易平衡。但宏觀調控的底線是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出現經濟危機。當前首要任務是要守住房地產價格下跌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采勸隔離性”措施,落地“差異化”手段,避免房地產市場在短期內發生大幅波動,應做到房地產金融政策的相對穩定,可考慮實行住房首付和貸款利率反向調整政策。比如,在貸款利率下調時,適當上調首付比例,防止因利率政策調整造成購房人支付能力在短期內發生重大變化,進而造成市場需求和房價的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