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維嘉:亞投行面臨的五大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5-03-29 09:37:24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這次歐洲諸國不顧美國勸阻加入亞投行,正是說明只要中國能夠為世界提供公共品,能使得參與的夥伴受益,就會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隨著3月即將結束,由中國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發起成員國報名截至日期也在臨近。在英國的帶動下,德法意瑞盧等一批老牌歐洲國家紛紛“反水”,申請成為亞投行的發起成員國。這在中國國內和世界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將成為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事件。

  回顧二戰後的世界金融秩序的成立背景,是在當時占世界GDP 50%的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標志性機構是1946年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1950年代和60年代,又相應成立了區域性的金融機構,如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泛美開發銀行等。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由世界或相關區域的國家組成。如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成立於1966年,共由48個亞太地區國家和19個非亞太國家組成。亞行建行時法定股本為10億美元,後來經過多次增資,截止1996年底,亞行的核定股本增至500億美元。

  這些組織成立之初,各國的投票權大體根據當時各國經濟實力的分布。如亞行的兩個最大股東是日本和美國,兩國各占同樣的15.6%的股權和12.8%的投票權。中國是第三大股東,占6.6%。亞洲地區作為世界上最有經濟活力和潛力的地區,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7300億美元,現存的國際金融機構遠遠不能滿足這個需求。與此同時,經過35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積累了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動力開拓海外市場,並帶動其他亞洲國家一起發展。如果中國向現有的國際金融組織大規模增資,勢必大幅改變該機構的現有股東結構,這對一個已經運行成熟的機構未必是福音。因此成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不僅是對中國是合理選擇,也是對現有金融機構的友好選擇。

  由於亞投行和亞行的投資區域基本重叠,投資方向部分重叠(亞行除投資基礎設施外,還有扶貧、教育和環保方向的投資和贈款),主導亞行的美國和日本自然會有顧慮。美日聲稱其主要顧慮是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是否能夠規範透明地運行,能否充分考慮被投資國家地區的當地社會和環境影響。即使這些顧慮無不道理,但以此為理由勸阻其他國家不要加入亞投行則完全沒有道理。這種行為反映出美日對可能減少的影響力的恐懼,這些擔心大可不必。亞行和亞投行不僅投資重點不完全相同,兩者應該還有大量的合作機會,適度競爭也會使各方更有效率。

  亞投行的成立之所以將成為一個歷史事件,因為這是第一個由中國發起並領導的主要國際機構。過去35年,中國主要是打開大門把世界帶入中國;從現在起,中國將走向世界負起一個大國的責任,發揮應有的領導作用。世界的秩序具體體現在一系列的機構和制度當中,一個大國的責任和領導作用也同樣體現在對機構的參與和制度的制定過程中。亞投行標志著中國邁向世界的第一步,要讓這第一步邁得扎實,需要應對下列幾個方面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