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高考作文:怎麼成了辯證大雜燴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08 10:27:18 |
不管如何,先揣摩“上意” 儘管這兩個題目都有錯誤,但不能糾纏於此。這類作文題,都是出題者先預設了主旨,你要像一個下級對上級那樣,對其指示精神“認真領會”,即便你覺得像陝西這樣的三個材料很難提煉出一個核心,但也得硬著頭皮去提煉一個。如果你揣摩“上意”成功,就等於走上正軌了,跑偏則可能是致命的。 馬甲下全是“辯證法” 看似五花八門,實乃一個題目 儘管於丹等人把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稱讚為“國際性、社會性、開放性”,但這些其實都是馬甲而已,半數題目的內核只有一個——辯證。 北京的《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與湖北的《幻想與現實》實乃雙胞胎題目,把關鍵詞一換就可以到對方那裡交卷。其它如全國卷《有魚吃還捉老鼠?》、上海卷《捕魚與尺子》、山東的《光明和陰影》、遼寧的《大與小的選擇》,你從題目都可以看出來核心是一樣的。 這樣的文章套路是成熟的 這種辯證作文題,早就大行其道了,如20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銘記與忘記》,還有材料作文“王國維語錄: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等等。 除了考試,平時學生們寫這類題目也很多,因而有了成熟的模式:題目無非是要求你論證,矛盾的雙方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把雙方各自的重要性舉出來,最後推導出各有各的價值,誰也離不開誰即可。或者像《捕魚與尺子》、《有魚吃還捉老鼠?》這種,根據題目的側重,突出其中一方的重要性就好。在體裁上,如果是寫議論文,就堆積論據,把自己背過的名人名言往上加;如果寫記叙文,就寫一個能說明主題的經歷。 這種的命題下的文章質量可想而知 這種老套的作文題目,由不得會讓學生去套模式,而且因為立場已經確定了——就是要你論證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所以也沒啥觀點判斷可言,文章容易空洞,分數高低全賴文采如何。如果沒有偏題,語句又通順,文章又完整,那麼按照評分“潛規則”,拿42分是問題不大的。 他們為何愛“辨證” “辯證”的才是“正確”的 屬於陳述的作文題必須真善美,如《紀念》、《心靈的選擇》、《留給明天》、《春夜細雨》、《必須跨過這道坎》,而屬於議論的作文題則只能辨證了。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