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習近平對台政策四大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6-09-16 00:22:06  


 
  針對台灣政局變化,尤其是從今年1月16日至5月20日之間的幾個重要時間節點,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都在多個重要場合進一步重申了堅持“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的重要性,予人印象更加深刻。兩會期間,大陸幾位主要領導人同時發聲,表達大陸反對“台獨”、堅守“九二共識”的立場,為兩岸關係划出底線,尤其是習近平講話為對台政策定調。大陸方面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在目前還特別強調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既包括“法理台獨”,也包括“文化台獨”、“教育台獨”和“去中國化”等“柔性台獨”)。從“兩岸關係之錨”,到“定海神針”、“堅如磐石”,到“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態度和語言風格上,這些用詞都很有硬度,可以看出基本立場異常堅定,強調的是底線的重要性和作用。

  另一方面,習近平還非常注重區間思維的運用。與底線思維相對應,區間思維是根據事物發展規律對其進程、範圍及程度方面的準確認識和把握,並在此前提下對戰略與策略進行高度協調的思維方式,因而是在相關進程、範圍及程度上對戰略定力的顯著表現。如,我國經濟運行要保持在合理區間,2016年經濟增長率設定在6.5%-7%之間,都是運用區間思維的具體做法。①毛澤東說過,“沒有區別就沒有政策”,講的也是在政策上運用區間思維的道理。把經濟方面的區間思維轉到政治領域,運用區間思維首先要有包容性意識。這種包容性不是在一個事情上的靈活性,也不是在一個時間點上的彈性;而是一種在一定區間內的歷史性包容,即全面考慮、兼顧發展過程(進程)中的空間延展性、時間的擴張性,相互關係的對接區間的擴張性。其次是變通意識。事物和具體的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發展變化,因此對此要有辯證的認識和變通的政策,特別是要根據條件對相關政策加以調整、擴張和變通。同時,區間思維也有邊界意識,即首先它是對底線思維邊界意識的延伸,要求明確划出上限和下限。

  在對台政策上運用區間思維,關涉到對島內各政黨、民眾和兩岸定位問題等的態度和具體政策上。首先,在兩岸政治協商及黨際關係方面,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前提下對與島內各政黨交流互動預留靈活空間。對於某些持有“台獨”、“反中”立場的政黨,只要它們放棄原有主張,承認“九二共識”、回到“九二共識”立場,大陸就可以和它們打交道,實現正常的交流交往。囿於民進黨仍然保有“台獨黨綱”,對於其內部有主張“凍獨”的動議,我們也認為是朝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而只要該黨放棄“台獨”立場,我們即可以同它展開交流對話。2014年2月,習近平會見連戰時指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甚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2014年9月在會見統派參訪團時幾乎重復了這段話,實際上是對區間思維的再度強調。習近平還希望,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實際上,在對待新的台灣當局的態度上也是在堅守底線思維的同時,展現了一定的區間思維。

  蔡英文勝選以後,大陸方面的政策宣示,已經有了不拘泥於文字表述(是不是採用“九二共識”這種提法)、而專注於核心內涵(即“兩岸同屬一中”)的意味,給蔡英文釋放了足夠善意。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使用了“憲法”而非“憲政”的措辭,相較於以往表態有“進”的一面,說明區間性政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和彈性拉力;但蔡英文在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的態度依然模糊,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與大陸方面能夠接受和容忍的底線有不小差距,充其量只交了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但無論如何,區間思維的政策給其與我相向而行鋪墊了台階、提供了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