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台灣應主動選擇和平統一

http://www.CRNTT.com   2019-03-03 00:02:26  


 
  這個階段,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也依據分三步走的規劃順利推動:第一步1997年香港回歸;第二步1999年澳門回歸;第三步是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新世紀以來,兩岸關係持續發展,特別是在馬英九執政期間,大陸惠台措施和兩岸交流政策不斷出台,兩岸交往範圍不斷擴大、層次不斷豐富、程度不斷加深。但是,台灣各項民調和大選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和民眾的“一個中國”的認同卻是不斷下滑,“台獨”勢力不斷抬頭,“統一”認同一直居於低點。本來由於歷史和美、日等國際因素的影響,導致台灣問題的處理就十分複雜,而台灣島內局勢變化更使兩岸統一變得更為困難。台灣政黨輪替、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政府不斷以“民主、自由”、“轉型正義”之名推動台灣社會分裂和本土化改革、打壓國民黨,而國民黨要員以“不統、不獨、不武”、“一中各表”,一方面積極拓展與大陸溝通,另一方面實施“獨台”措施以維護其權貴利益。兩岸的熱絡交往紅利主要由上層獲取,並未轉化為統一的促進力量,這促使大陸不得不重新思考對台方略。

  (四)統一議題多元化

  2016年初以來,台獨勢力代表民進黨蔡英文上台,統一台灣問題成為兩岸熱點。蔡英文衹提“維持現狀”而不明確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兩岸關係從熱絡轉入冰點,不斷挑戰大陸的兩岸關係底線,統一模式、統一時間表、治理模式等開始引起重視。現有觀點包括:和平統一的“古巴模式”、“克里米亞回歸模式”、“德國模式的兩德統一與俾斯麥統一之路”,武力統一的“直接武統”模式、“北京模式”或“越南武力統一模式”等等,統一後何種“一國兩制”還是“一國一制”也在學界和民間引發討論。

  近兩年由於蔡政府不斷“媚美拒中”、大力推行文教“柔性台獨”舉措,“武統”之聲不斷加強,特別是美台方面的相關鼓噪更甚,如台“國防部”於2017年8月底送交“立法院”的《中共軍力報告書》和《國軍五年兵力整建與施政計劃報告》等提出所謂“整體評估共軍犯台可能時機”,並組織應對“軍演”,也有轉移島內對蔡執政不力、諂美的批評而將原因導向對岸的政治目的。一些美國智庫也緊鑼密鼓地討論中國大陸“對台武統”的可能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7年12月12日簽署《國防授權法》,明文表達可以考慮美台軍艦互訪與停泊的可能性。而其2018年簽署的《台灣旅行法》(簡稱台旅法)在3月16日開始“生效”,隨即公佈對華加徵關稅清單,並不斷以多種形式介入台海問題,明顯將台灣作為中美競爭的棋子,以達到其壓制和擾亂中國崛起、維護美國利益和世界霸權地位的目的。綠營紛紛公開表達對特朗普的“感謝”和積極“靠攏”,大陸除表示“堅決反對”和明確紅線之外,也加強了台海軍演和艦機繞台巡航。此間坊間武統之聲更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