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沙利文模型管控中美?理想或幻想

http://www.CRNTT.com   2022-02-08 00:11:31  


 
  第六、在台灣問題上,鑒於所涉及的歷史複雜性,美國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默認承諾也許是最好的。在這個中美最敏感的問題上,沙利文沒有詳細展開他的想法,而事實上,筆者認為拜登政府裡有不同意見,或者說有鷹鴿之分。

  2021年9月1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拜登第二次通電話,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廣泛的戰略性溝通和交流”。拜登事後透露,通話時談到雙方須確保競爭不演變成衝突,也談過台灣問題,美國同意遵守對“一個中國原則” 的承諾。但是,就在沙利文安排拜登和中國領導人第二次通話之前,竟傳出台灣駐美機構名稱要改,要突出“台灣”二字,藉此來凸顯美台關係提升。但是,後來還是叫停了。這明顯是與中美領導人第二次通話的氣氛相違背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有傳說,主導台灣駐美機構名稱更改的是坎貝爾,他是白宮首席印太事務官,有媒體說,沙利文也要請教他。但是, 如果此時這樣打台灣牌,不是要壞拜登要和中國領導人通話的大事嗎?顯然,這張“台灣牌”自然打的不是時候,與拜登唱了反調。

  再就是,在中美元首視頻會談之前,國務卿布林肯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竟然發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組織和活動,這明顯是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拜登的團隊怎麼會如此不協調呢?一種解釋,布林肯和坎貝爾或者就是“鷹派”,或者是扮演“鷹派”角色。而沙利文則是扮演“鴿派”的角色。

  事實上,要留意到沙利文在中美元首視頻會談後說過,為了會談用了十個月功夫“塑造戰略環境”。因此,不排除打“台灣牌”也是“塑造戰略環境”的一部分。以“打台灣牌”為美國力量水庫“重新注水”,給中國造成“水壓”。但是,沙利文這一招破產。在舍曼到天津時,中方開出“兩清單三條件”,王毅亮明中方三大底線:第一,美國不得挑戰、詆譭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第三,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後來,楊潔篪在和沙利文會談為中美元首會談做協調時,相信也重申了這三大底線,同時也必定會要求美國對最敏感的台灣問題有明確的態度,否則,不可能有視頻峰會。

  由於拜登政府總趨勢是有求於中國,於是他表面承諾。拜登在峰會中的“四不”,實際就是回應了中方的基本條件。拜登重申了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但是,美國方面也玩了一手,他們聲稱的“一個中國政策”,也包括“台灣關係法”和對台灣的“六項保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