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從港澳實踐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2-03-03 00:05:43  


 
  二、“一國兩制”與台灣的未來

  兩岸分治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直心繫國家統一,不斷探索統一台灣的模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形成後,多年來一以貫之。然而,台灣方面一直不接受“一國兩制”,蔣經國曾提“一國良制”,現在的國民黨同樣認為兩岸存在制度競爭,誰的制度好誰就勝出。在回應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時,國民黨再次表示不接受“一國兩制”,“‘一國兩制’甚難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語文相通、文化同脈,目前處於分治狀態,已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且各具中華文化特色,彼此互相尊重。我們期待兩岸能從事制度競爭,以最佳福國利民制度,增進兩岸人民福祉”。⑦至於民進黨當局,連“九二共識”都不承認,遑論“一國兩制”。幾十年來,兩岸學者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林林總總不下百種的統一模式,有的是實質上的“一國一制”,有是則是實質上的“兩國兩制”,唯中國共產黨“一國兩制”的對台方針從未改變。

  2014年9月,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這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這是習近平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首次在接見台灣訪客時提到“一國兩制”,也是首次較完整地闡述其“兩岸統一觀”,“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⑧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再次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的長治久安。“一國兩制”提出的初心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的現實情況,維護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雖然兩岸經歷了很多波折,但終究是一家人,應本著平等協商的精神,共議和平統一。習近平在講話中還指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並鄭重倡議“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雖然通篇講話再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了“探索”“倡議”等詞,但字裡行間的自信與定力勝過以往。

  兩岸分治70年來,力量對比逐漸反轉,“一國兩制”就像台灣的宿命一般,因台灣而生,最終又落到了台灣頭上。共產黨人以歷史和民族的擔當發出了倡議,但兩岸政治談判之路能否從荊棘中開闢出來,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還需要兩岸有識之士主動為之。政治是實力、智慧、民心的較量。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必然要在本世紀中葉以前解決統一的問題。台灣的前途掌握在2300萬台灣人民手中,也掌握在14億大陸人民手中。

  三、“兩制”的港澳方案與台灣方案

  香港、澳門、台灣三個地區,無論是從面積、人口、資源,還是從歷史傳統、價值理念、對外聯繫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一國兩制”作為港澳台回歸後實施的基本方針,在具體實踐中必然存在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