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獨在危險的最後一里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00:03:53  


 
  民進黨在政治上予取予求。他們提出的降低投票權年齡至十八歲的“修憲案”,國民黨也竟然支持。

  國民黨反台獨,最強的時候是“兩蔣”時期,“兩蔣”本著中華民族大義,連美國推行的“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都堅決抵制。但至如今,在台國民黨的反台獨力量每況愈下。

  國民黨在“兩蔣”時期是以“鐵腕”手段反對台獨,剛剛死去的“台獨教父”彭明敏1964年起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被判刑八年,1966年獲特赦,1970年流亡海外。1972年,彭明敏出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彭明敏在台大時期的好友李登輝繼任為首位台灣人“總統”,開始為島內台獨復活鋪路,提出允彭明敏回台,但是遭到時任“行政院長”李煥反對。李煥堅拒讓彭明敏解除叛亂犯與通緝犯的身份形式回台。最終,李登輝在扳倒堅決反台獨大將李煥、郝柏村後,讓彭明敏於1992年返台,並於1996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但是,在競選中他從不攻擊李登輝,讓李高票當選。事後,有評論指,彭明敏知道李登輝的內心,認定李登輝才是真正的“台獨教父”。

  李登輝作為“台獨教父”的最大作用是摧毀了國民黨在台灣的執政權,同時提出“兩國論”等台獨論述,大力推廣“台灣主體意識”,在文化、經濟等各個層面“去中國化”。作為他的弟子,蔡英文繼承他的衣缽,在“去中國化”方面深耕細作,既在檯面上大轟大擂掌控輿論,也在私下的意識形態潛移默化,不斷掏空國民黨的“基本盤”。

  李登輝摧毀國民黨在台灣的執政權,自己也被趕出國民黨。在連選連敗之後,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2005年踏上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達成“國共五項共識”,兩黨同意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開啟第三次國共合作。200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奪回大位,2012年連任,國民黨連續執政8年。

  但是,馬英九的總路線是三不“不統不獨不武”,並且把不統放在前面,似乎不統比反台獨更重要。馬英九執政期間,在開啟兩岸三通以及各個層次的交流上做出貢獻,相信他也意識到兩岸和平發展獲得紅利是國民黨能夠在台灣長期執政的基礎,但是他偏安一隅的意識使他反台獨及清理台獨的思想基礎手軟,任由民進黨在文化教育及其他意識形態“去中國化”的措施繼續,並也自食其果,遭遇“太陽花運動”反服貿的滑鐵盧,藍天重新變綠。

  更為可怕的是,國民黨選票不斷流失,藍營的基本盤不斷萎縮,令人可笑的是,每逢敗仗就有人提出改名為“台灣國民黨”。於是,國民黨內部對“連戰路線”產生懷疑動搖,並引發“親美藍”和“反共藍”冒頭,便不奇怪。2020年,作為國民黨本土勢力的年輕代表江啟臣,擊敗外省人郝柏村的兒子郝龍斌,接過國民黨黨權,即公開宣稱以“親美”“反共”為己任。他否定和曲解九二共識,終止了2005年連戰開啟的國共合作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階段的各種舉措。江啟臣當時打兩張牌,“反共”和“親美”,這也說明國民黨內部的“反共藍”和“親美藍”,其實是“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