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台對美依附 兩岸更危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7-30 00:05:52  


 
  社會方面,加重台灣社會“親美、崇美、依美”的心態。台灣社會歷來就有“親美、崇美、依美”的心態,這是歷史上國民黨跟美國關係密切而延續下來的傳統。美國對台灣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很深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量的台灣學生選擇到美國留學獲取學位,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受到人們的推崇,台灣的政治精英將訪美視為一種撈取政治資本的榮耀,甚至還有更極端的“親美”勢力,成立了“五一俱樂部”,要“台灣成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州”。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依附順應了台灣社會這種“親美”的意識,民進黨當局主動依附美國,使得“親美”成為一種明確的政策導向,⑰加重了台灣社會“親美、崇美、依美”的心態。

  (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拜登上台後繼承了特朗普對華強硬的政策路線,中美博弈加劇的趨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在這場博弈中,政治上徹底地倒向美國,文化上全面“去中國化”,經濟上减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目前的戰略。⑱民進黨當局一味“挾洋自重”,積極依附美國,甘當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在經貿、科技、印太、南海等議題上配合美國對華發難,這樣導致的後果祗能是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陷入相互對抗的惡性循環。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在2017年就指出“兩岸關係發展的勢頭已從美國作為一個因素,邁向兩岸自己決定他們的關係。如果台灣依賴美國,就成了一種古巴化的台灣——亦即完全依賴外國的安全保证來保衛其利益,如果利益發生變化,則台灣很快會失去保護”。⑲所以,民進黨當局的對美國的依附不但不會讓台灣獲得安全依靠,反而會讓兩岸關係變得更加危險。

  (三)對台灣對外關係的影響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一個中國原則已經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而且這種趨勢不可逆轉。現在大陸已經完全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大陸有充足的手段遏制“台獨”,包括阻止台灣的“國際參與”,對此民進黨當局心裡非常清楚,因此她選擇在“外交”上依附美國,希望美國平衡大陸在台灣“國際空間”上的“壓力”。雖然美國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等都含有提高美台交流級别和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的內容,但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四、結論

  民進黨當局的對美政策具有很強的依附性與寄生性,因此其效果必定會受制於美國的國家戰略以及美國的對華政策。由於美國的對台政策一定從屬於中美關係大局,美國是不可能真正支持台灣“獨立”的,因為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即使是特朗普在剛當選總統時跟蔡英文通電話,對一個中國政策發生過摇擺,最終還是表示接受一個中國政策。拜登政府也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所以,儘管美國對民進黨當局的主動依附給予了一些回應,比如提昇了美台官員交往的層級,出台了一系列“挺台”法案,加強了與台灣的軍事安全聯繫等,但在實質上仍然没有偏離一個中國政策,民進黨當局的對美政策始終受到中美關係大局的制約。總之,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依附性祗是一厢情願,台灣不但無法獲得美國的保護,反而會讓美國在對華關係中有機可乘,有牌可打,導致的後果就是台灣將進一步淪為美國對華博弈的“籌碼”。毫無疑問,這將進一步加劇台海的緊張形勢,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民進黨當局“依美制華”、“倚美謀獨”必將自食惡果。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2021年度規劃課題——拜登政府台海政策“再模糊化”研究(項目批准號:2021-G1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