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金融海嘯第二衝擊波 正在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09-02-19 10:52:10  


金融海嘯第二波,有專家認爲威力更大。
  中評社香港2月19日訊/馬建波今天在香港《文匯報》刊登分析文章,作者認爲世界性金融“海嘯第二衝擊波正在形成”。文章内容如下:

  新年伊始,香港和內地滬深A股均出現良好開局。但香港股市僅維持一周升市,便反覆震盪回落,顯示觀望氣氛較濃,也反映了外圍持續低迷的經濟狀況。而內地股市卻是一支獨秀,開局以來日成交量基本保持千億之上,升幅亦可觀。內地市場普遍充斥樂觀的情緒“認為是經濟復甦的前兆”,但筆者卻不無憂慮,各種數據顯示環球經濟正進入持續衰退,歐、美、日年內經濟通縮已成定局,且隨著3月底開始的國際會計年結臨近,全球金融海嘯的第二衝擊波正在形成,隨時爆發。廣大投資者須保持高度警惕! 

  首先,內地股市新年開局的小陽春,一是因為超跌、超賣後的技術性回補反彈,猶記否,去年A股年尾收關前曾創下8連陰的歷史紀錄。二是政府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提振市場信心。市場似乎認為政府注資救市、擴基建、拉內需的舉措“初見成效”。但這不能成為股市近期上升可持續的理由,因為,龐大的基建投資和內需啟動,涉及複雜、系統的過程,經濟效應將滯後於投資周期反映。三是金融信貸規模迅速擴大,貨幣供應大增,導致短期流動性過於寬鬆,向股市溢出。四是內地投資者普遍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認識不深,對其危害和影響沒有充分的思考。由於外圍經濟仍疲弱,上述因素只能反映短期市場走向,因此,現在輕言見底,為時尚早。 

            金融危機仍未見底 

  其次,上周美國國會雖通過了787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計劃,但道指仍下跌超過5%,跌穿8000點重要心理關口,反映市場信心極度脆弱。次按危機和金融海嘯的爆發,暴露美國金融體系出現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和消耗,並對實體經濟造成重創,最終金融有毒資產究竟多少,目前無法準確評估。因此,市場對美財長蓋特納提出的1.5萬億拯救金融方案深感質疑。畢竟美國金融體系許多窟窿需要修補,短期內美國金融信貸循環難以全面激活,就業市場和經濟通縮壓力難以消除,對環球經濟復甦構成巨大壓力。 

  由於受馬多夫金融騙案擴散影響,大型投資者開始為投資組合平倉,全球對沖基金將面臨第二輪贖回潮。今年1月19日,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發出逾410億美元的巨虧預警,創出英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虧損紀錄。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也指出,“近日市場已出現許多變化,第二波海嘯隱約可見。而且這次海嘯,比雷曼兄弟倒閉所引起的第一波還要厲害”。也許就在各國政府全力收拾第一波金融海嘯的殘局時,新一輪金融海嘯衝擊波正悄然形成。 

  第二波金融海嘯若爆發,將直接重擊全球實體經濟,隨著環球消費市場的持續萎縮,及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以出口拉動為主的亞洲區域或新興經濟體將受到嚴重打擊。香港出口大幅放緩,去年12月出口貨量按年跌12.8%。中國內地出口也持續下滑,1月份外國直接投資FDI及全國財政收入均出現較大放緩,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今年1月我國CPI上漲1%,創下近30個月新低,距陷入通縮僅1點之差。上月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將全球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降至僅有0.5%。 

  可見,在金融海嘯持續蔓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全球經濟持續放緩的形勢下,亞洲經濟將受到較大衝擊,今年我國各項經濟指標仍將呈下降趨勢。因此,眼下不可盲目樂觀,應積極做好應對全球金融海嘯第二衝擊波的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