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需要腳踏實地辦好一間大學

http://www.CRNTT.com   2009-07-26 10:20:34  


 
                  醫學理工科可爭勝

  假若把醫學院亦計算在內,港大的前身香港醫學院,創校於一八八七年。孫中山是該醫學院第一屆也是最優異的學生。該醫學院日後成為全球熱帶病學的權威。假若港大能把創校日期提前至一八八七年,那麼港大便是全中國最早的大學,與全球十大相比不遑多讓。

  第四,全球十大差不多都以醫學及理工科取勝。就算是南非的角城大學,也因做過難度相當高的外科手術,去年晉身全球的第一七八名。今年的亞洲大學排名榜,台灣有四所能晉身五十大,排名第四十七的陽明以醫科為重心;第四十三的成功、第四十的清華,都以理工科為賣點;至於第二十二的台大則醫科與理工兼優。菲律賓的聖湯馬斯之所以在亞洲排名第一四四,也全憑醫科。

  今次在亞洲排名第一的港大,醫學之外,理工科亦是賣點;排名第二的中大,醫科正急起直追,工科則起步較遲,但理科仍是強項;第四的科技大學,雖然創校只二十一年,但一起步便以理工科為強項。香港的大學若朝這個方向走,能走入全球二十五大並非全無可能。

  第五,全球十大全都是英語大學。中國內地起碼有北大與清華是不弱於香港的港大、中大與科大的,但今次的亞洲排名榜,北大只取得第十名,遠遠落後於香港的三所大學;而三所中的兩所,又第一次勝過東大,可能是全憑英語的優勢。

  在亞洲,英語水平不只影響大學排名,還關乎學生出路。在日本,今次就有多家以英語授課的大學能打入亞洲二百大。在泰國,馬熙都(Mahidol)大學排名第三十,被稱為泰國第一的朱拉隆江大學只排名第三十五。前者全憑有三家一流醫院,皆靠英語佔優勢。因此,香港各大學應保持英語優勢,英語水平逐漸下降是隱憂。

  還有,台大的論文引用次數為全球排名第六十五,在兩岸三地中排行第一,為何會落後於香港、北大、清華?英語正是一個因素。

              教好學生才是根本

  第六,全球十大都是國際化大學,教員及學生都是國際性的。香港的大學教員是全球教員最高薪的,但學術環境與研究條件仍不足以吸引最頂尖的學者。香港近年多招吸內地大學生,但這只是全國化,港大、中大與科大除外,香港各大學的國際學生只維持百分之一左右,距國際化的路仍遠。

  第七,全球十大都是財雄勢大的大學,各有校產,且與當地財團保持極密切的關係,方便籌款。這方面香港各大學正加倍努力,特別是港大醫學院,富商捐款幾乎可以“包底”。今後各大學應加強外事處功能,加大公關人員的職能。歐美各大學的校長都是公關能手,今年是劍橋大學創校八百周年,校長不斷走訪各地的校友,三月底在銀行公會會所的聚會,便有過百校友及社會名人參加,校長乘機籌款自是理所當然。

  香港各大學欠缺的是校產,校產是收益,亦可變為再投資的本錢。劍橋單就聖三一學院的院產之豐便在英國大學中名列第三。校友的凝聚力也是重要因素,有個說法是,若畢業於全球四大,便一生無憂,因為爬得高的校友,基於面子與感情關係,會扶爬不起的校友一把。倫敦經濟學院創校時由於曾受到歧視,爬得起的校友便將母校打造為全倫敦最佳的校舍。這方面香港應急起直追。

  話說回來,大學之本是教好學生,最近香港某大學為了爭取排名,便增聘名學者,結果引起社會一陣子反應。其實教好學生,自可提升大學地位,好教師並不遜於名學者。香港各大學不應棄本,腳踏實地辦好一間大學,這才是根本。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