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調整尚待兩大催化劑

http://www.CRNTT.com   2009-08-07 10:36:59  


貨幣政策調整成爲關注焦點
  中評社北京8月7日訊/去年秋天以來,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實施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對經濟快速走出低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埋下了諸多隱患。隨著經濟向好的跡象不斷出現,調整貨幣政策的預期也逐漸增強。 

  證券時報發表王曉輝、陳東的文章認為,促使貨幣政策調整的催化劑有兩個:一是,外需的明顯好轉;二是,通脹預期的增強。中國下半年貨幣政策總體上仍將保持寬鬆;但在年底,這種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轉變。 

        外需決定著貨幣政策走向 

  文章認為,在兩個催化劑中,“外需好轉”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將較早出現,並且主要局限於對國內政策的作用。 

  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外需大幅萎縮,為了抵消其負面影響,政府推行了“以投資補外需”的經濟刺激方案。這一點在上半年經濟數據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一旦外需好轉,那麼繼續推行“投資補外需”政策的必要性就大為降低。
 
  另一方面,中國本身還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費占比較低、投資和出口占比較高的問題。顯然,隨著外需的好轉,中國的結構性問題會更加突出。 

  因此,外需的變化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持續時間,鑒於投資和信貸的緊密聯繫,外需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貨幣政策的走向。 

  從世界經濟的兩個引擎美國和中國來看,都可以得出結論,世界經濟最壞的時間應當已經過去,未來將呈現趨勢性回升的格局,但是其回升的速度可能不是很快。我們認為中國出口增速回升的速度可能較為緩慢,預計到年底才有可能恢復正增長。 

  出口緩慢回升決定了貨幣政策微調的格局。在出口緩慢回升的格局下,貨幣政策的調整將以微調為主,這一過程可能一直持續到年底出口明顯好轉為止。
 
                   全球性通脹需要共同緊縮 

  文章認為,通脹是促使貨幣政策調整的另一個催化劑,它出現的時間會稍晚,並且由於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其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應該更多地從全球協同控制通脹的角度來思考。我們一直強調,2010年中國可能面臨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從全球流動性的角度來看,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中國的貨幣政策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實際上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的貨幣供給同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關聯緊密。美國的貨幣政策扮演了尤為重要的角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