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香港難免政治攤牌 需強有力領導

http://www.CRNTT.com   2009-09-08 11:44:34  


香港政治被反對派嚴重扭曲,港人需要有接受震撼的心理準備。
  中評社香港9月8日訊/香港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香港政治‘攤牌’無可避免”。作者表示:“面對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香港特別行政區亟需強有力的領導——需要從理論上回答香港所面對的經濟政治社會矛盾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從而,提供香港社會走出當前經濟政治社會困境的思想指導;需要從基本綱領和具體政策兩方面來切實推動香港經濟轉型、政治轉變和社會進步。 ”文章内容如下:

  自從曾蔭權先生在2009年8月25日向出席其2009-10年施政報告諮詢會的若干香港學者主動披露2009年底前將發表的政改諮詢文件只會觸及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以來,香港社會的焦點又一次被引向了極具爭議和極為分歧的政制發展議題。 

           政治矛盾驟然升溫 

  之前,“民主派”中的激進勢力已提出所謂“5區總辭,變相公投”的激進方案。之後,“民主派”中的所謂“溫和勢力”也競相拋出激進方案。8月26日,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提出:如果2012年政改方案未能獲立法會通過,將先要求曾蔭權辭職,再要求他解散立法會重選,如果後者不依從,則將申請司法覆核。8月27日,公民黨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稱,她個人認為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如果不包含終極普選路線圖,“民主派”23名立法會議員就應考慮集體辭職,改為採取民間抗爭的方式來爭取普選。 

  本來,對香港社會而言,2009-10年施政報告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為推動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做貢獻就是頗有疑問的;而今,又要面對政治矛盾驟然升溫。大多數香港居民心頭的鬱悶和彷徨毋須贅言。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實踐已經超過12年了。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矛盾演變至如今極為錯綜複雜、積重難返的地步,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應歸咎歷史遺留的制度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應歸咎歷史遺留的人事因素?是需要深入而具體地分析了。 

  2009年9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先生宣佈他將於2010年8月底提前退休的決定時引述《聖經》中的話:“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所強調的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的古話“樹欲靜,風不止”和中國的俗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都是強調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儘管香港居民和關愛香港的外部人士都不願意看到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發展陷入目前那般艱難境地,但是,我們必須勇於面對,並盡力開拓前路。 

         香港亟需強有力的領導 

  為促進香港社會和諧,中央作了種種嘗試來求同存異、團結香港可以團結的政治力量。但是,無情的事實一再證明香港存在無法調和的政治矛盾。而且,凡是具有政治常識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意識到:香港正面對具有根本意義的政治攤牌—— 

  在香港經濟轉型和發展問題上,歷經曲折,特區政府終於承認:必須拓展經濟增長點以實現向知識經濟轉型。然而,能否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仍存疑問。倘若結果令香港大多數居民失望,則將會引發的政治後果不可低估。 

  在香港政治轉變和政制發展問題上,儘管中央顧全香港穩定繁榮大局,在香港社會尚未就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辦法取得必要共識的條件下提出了關於兩個普選的時間表,但是,香港的某些政治團體和香港社會某些一貫敵視國家執政黨的人士卻無視中央憲制權力,頑固堅持2012年雙普選的口號。在某些人的故意挑唆下,最近,更傾向採取極端做法。 

  在香港社會發展上,一個半世紀“殖民管治”所培育的所謂“核心價值”和身份認同正在跟香港必須融入國家經濟的現實產生愈益尖銳的衝突。當局公然強行推行所謂教學語言微調方案,公然抬舉英語而貶抑中文,從語言這一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入手,企圖引領香港社會返回1997年7月1日之前。從而,把香港社會進與退的矛盾推向了極端。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香港特別行政區亟需強有力的領導——需要從理論上回答香港所面對的經濟政治社會矛盾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從而,提供香港社會走出當前經濟政治社會困境的思想指導;需要從基本綱領和具體政策兩方面來切實推動香港經濟轉型、政治轉變和社會進步。 

  在香港本地,缺乏引領香港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政治力量;是“一國兩制”由經濟講“一國”政治強調“兩制”轉變為“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的時候了。 

  最近,香港政壇和若干媒體以某政治人物是否“共產黨員”為題目,一再攻擊甚至極為惡毒地攻擊國家執政黨,不表示他們強大,恰恰相反,是反映他們內心對於香港必須轉變的恐懼和怨懟。 

  香港正處於暴風雨的前夜,需要敢於迎接暴風雨的政治領袖和政治人物。 

  香港的愛國愛港陣營作好準備了嗎? 

  香港居民對於政治“攤牌”可能帶來的無可避免的震動作好準備了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