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若政改再度被否 最大輸家乃反對派

http://www.CRNTT.com   2009-12-28 11:26:17  


香港市民普遍希望政改穩步推進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訊/資深評論員薄夫林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假如政改再度被否決”,作者表示:“05年政改被否決,最大的輸家其實是反對派,香港浸會大學當時的調查顯示,最多被訪者認為反對派應負主要責任,而接下來的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反對派較上屆大幅減少47席。前車之鑑,焉可不察!四年前在沒有普選時間表的情況下,多數市民也不願見到政改被否決,何況現在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支持香港政制向前走應是香港的主流民意。”文章內容如下: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召集人鄭耀棠提出忠告,政改方案被否決將造成中央、特區政府和港人“三輸”的局面,是一件很悲哀的事。2005年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前夕,《文匯報》社評曾引據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意調查指出,政改方案遭否決將是一種“三輸”的局面,不幸這種局面還是出現了。政改被否決,有關各方沒有“贏家”,但說到“輸”又不可一概而論。 

      矛頭指向中央 於情於理不通 

  2005年政改方案被否決的第六天,曾蔭權赴京述職,胡錦濤主席談到香港政改時指出了兩點:一是重申“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是中央的一貫立場”,二是肯定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符合基本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解釋和決定,得到了廣泛的民意支持,是一個進一步推進民主的方案”。正是基於這兩點,中央原本希望香港政制在07/08年繼續向前發展,但有關方案在立法會得不到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責任並不在中央。不必諱言,港人對普選的訴求對中央構成一定壓力,所謂“輸”無非在此,當全國人大2007年將香港普選時間表定下之後,“輸”完全是在香港方面,反對派再把矛頭指向中央,於情於理均顯得荒謬。 

  中央對香港2012年政改的態度非常明確。特區政府公佈諮詢文件後,中聯辦負責人隨即發表了談話,認為諮詢文件提出的方向性意見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在增加民主化成分、推動香港政制循序漸進向前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在諮詢文件的基礎上理性討論,推動兩個產生辦法作出適當修改。中聯辦負責人的談話同四年前胡錦濤主席的談話內容幾乎一樣,這一點很值得注意。 

  05年政改被否決,曾蔭權感到非常沮喪,特首和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也一度下跌,然而人們也看到,六天後曾蔭權赴京述職時,胡錦濤主席明確表示,“中央政府對曾蔭權和特區政府的工作是滿意的,並將繼續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事實上,05年政改受挫並沒有影響曾蔭權一年後競選連任。如果2012年政改再被否決,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勢必受到一定衝擊,本屆政府在餘下兩年多的任期內或將面對更多挑戰,但可以肯定,中央全力支持曾蔭權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不會改變。12月19日,胡錦濤在澳門會見曾蔭權和隨行的主要官員時就指出,“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是充分肯定的”。有反對派人士放言,政改如果再遭否決,曾蔭權應解散立法會並辭職,這是對基本法有關規定的曲解。基本法第50條、52條規定指的是香港自行立法所提交的法案,涉及兩項選舉辦法的修改建議不在此列,不存在解散立法會及辭職的問題。 

            政改被否決 反對派是最大輸家 

  應當說,政改被否決影響最大的是香港政制發展。回歸後的前十年,按照基本法的安排,香港政治體制不斷有新的民主元素加入而充滿活力,港人得以在有序推進的民主實踐中學習民主。基本法本已提供了香港在07/08年進一步推進民主的契機,因為香港自己的原因不得不原地踏步。倘2012年政改再被否決,本屆政府應不會再處理政改問題,2016年立法會和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問題就將由下一屆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去解決了。中央已為香港定下普選時間表,即使政改再被否決,相信中央的決定也不會改變,但香港政制連續兩屆原地踏步,將為落實普選帶來不明朗因素。如果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就意味要從目前的選舉辦法一下子跳到普選。如果2020年普選立法會,中間也只有2016年一個中途站。涉及政治體制的急遽改變,會令社會不同階層的矛盾趨於尖銳,求得共識也將更加困難,屆時香港可能要面對兩種選擇:一是自我推遲普選時間,二是以犧牲香港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為代價“霸王硬上弓”。 

  05年政改被否決,最大的輸家其實是反對派,香港浸會大學當時的調查顯示,最多被訪者認為反對派應負主要責任,民主黨、四十五條關注組的民意支持度顯著下跌,而接下來的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反對派較上屆大幅減少47席。前車之鑑,焉可不察!四年前在沒有普選時間表的情況下,多數市民也不願見到政改被否決,何況現在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支持香港政制向前走應是香港的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