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守住善款底綫是對愛心的最大呵護

http://www.CRNTT.com   2010-04-21 12:03:46  


玉樹地震,中國國務院決定,今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圖為今晨天安門廣場下半旗。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訊/在衆志成城共抗震災之時,人們除了關注災情之外,更關注善款的使用。如果不能守住善款底綫,必然深深灼傷來之不易的大愛氛圍。《中國青年報》今天登載胡印斌的文章“守住善款底綫是對愛心的最大呵護”,內容如下:

  玉樹強震,來自全國各地的捐款連日來源源不斷地湧向各個募集機構和慈善組織。中央政府與很多地方政府的救助基金,也在迅速到位。這再次詮釋了不拋棄、不放棄,戮力同心、共濟時艱的精神。在衆志成城共抗震災之時,人們除了關注災情之外,更關注善款的使用。如果不能守住善款底綫,必然深深灼傷來之不易的大愛氛圍。

  長期以來,公衆對社會捐款總有一絲隱憂,擔心募集組織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規範。這也是很多人寧願耗神費力跑到災區,甚至親自把現金分發到災區群衆手中的原因。盡管他們也知道這樣的直接捐助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成本較高、影響救災秩序等弊端,但在打消對資金使用者的疑慮前,這樣的方式依然被許多人認同。

  因此,慈善組織、地方政府與其表白會用好每一筆善款,不如用切實的行動、完備的制度來規範善款的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事先對於善款的調撥、使用有一個很合理的規劃,讓每一分凝聚著全國人民、海外華人乃至國際友人愛心的錢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不是出現公衆非常不樂意看到的浪費、濫用,那玉樹震區那些亡魂才可能真正安息,公衆間的相互扶持才可能愈走愈遠。

  規範和約束善款最重要的就是信息透明和公開。在救災過程中就應同步公開善款乃至救助資金的使用情況。逐日公布,階段性小結,捐款數額、用款方向、用款數額、實際效果等等,這些都應讓公衆有個明白賬。只有實現了這樣完全透明和持續的過程,公衆的疑竇才會豁然消失。如果只是在大家都快遺忘時公布一個大概,很難讓人真正信服,各種小道消息、謠言也會漫天飛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