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楊照:甚麼是馬政府的當務之急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09:44:44  


甚麽樣的團隊才是令人滿意的團隊?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訊/“打造一個有知識有想法又有能力的‘內閣’,絕對是馬政府的當務之急,也是兩年來一直還欠台灣社會的一項基本功課。這次‘改組’玩假的,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玩真的?”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楊照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520前夕尷尬的慶祝禮物”,文章內容如下: 
 
  “五二○”馬英九就職兩周年之前,最熱鬧、引起最多注意的政治新聞,竟然是虛晃一招的“內閣”改組。

  用這件事來幫馬英九慶祝就職兩年,還真是尷尬難堪,不過換一個角度看,這件事倒也具體而微彰顯了這兩年馬政府最根本的問題。

  本來明確發生的,是因應朱立倫辭官參選帶來的人事變動,“行政院”自己把它擴張成“內閣”改組”,引來媒體奔走探聽,“改組”了半天,除了朱立倫辭官帶來的人事變動之外,只換了一個“經建會”主委,這算什麼“改組”?

  更尷尬的是,早早說要“改組”,所以整個過程就都暴露在媒體報導下,大家都可以輕易還原“改組”從有到無的情況。最初考慮到會變動的部會首長,應該是包括了“金管會”正副主委、“經建會”主委和“財政部長”,如果如此,那的確可以稱為“小幅改組”,而且可以凸顯財經“內閣”新人新政,在這個前提下,才相應有了“黃金十年”那麼大的口號。

  規劃是規劃,到了落實執行,卻達成了百分之五十,打了個對折。“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和“財政部長”李述德留任,“金管會”本來就因為陳←升任副院長,非變動不可,換上了陳裕璋,“經建會”則是“蔡下劉上”,這樣哪能稱“改組”?

  找不到有能力有聲望的人來組讓人信任的“內閣”,是兩年來持續沒有解決的問題。別說一般民眾,就連跑政治新聞的記者,都記不得“內閣”各部會首長名字。能被記得的,又幾乎都不是因為能力與表現被記得,而是因為失言鬧上新聞。換句話說,能見度最高的幾個首長,往往反而是最該被檢討、最不適任的。

  李述德的知名度很高,但“內閣”改組消息一傳出來,媒體記者第一個鎖定應該會換的,就是“財政部”。李述德留任,吳敦義院長還要特別解釋說李部長經常是“替政府背黑鍋”。我記得的、馬上找得出來,直接點名要李述德下台的報端具名政論文章,至少就有五篇,李部長的風評,可見一端。

  李紀珠的知名度也很高,經過這次荒唐的“改組”後,知名度更高了。可是大家認得、記得的是她公開對媒體表示“有四個位子給我選”,她那麼重要,政府和公營事業的位子那麼不當一回事,這是大家認為值得肯定的態度?

  結果這樣兩位充滿爭議的李姓官員都換不掉,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高層人事布局和用人方式,大有問題。“內閣閣員”越做越小,沒有擔當、沒有智慧、沒有政策溝通的能力與膽識,成了再普遍不過現象。更糟的是,面對這樣的團隊,高層似乎一直不知道要如何改革,甚至連要如何應付這種水準的團隊,都還會搞得焦頭爛額,這樣的領導本事與領導風格,很難讓人有信心有期待吧?

  打造一個有知識有想法又有能力的“內閣”,絕對是馬政府的當務之急,也是兩年來一直還欠台灣社會的一項基本功課。這次“改組”玩假的,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