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鄧清波:從“一中各表”到“一中各治”

http://www.CRNTT.com   2010-10-27 12:03:13  


 
  從大陸的方面來說,“一中各治”符合胡錦濤所說的“雖然兩岸尚未統一,但同屬於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即符合兩岸目前分治的實際情形。整個中國目前確實是這種情形:大陸方面的治理迄今還難以達到台灣,並且大陸方面本身就承諾確保台灣“高度自治”;台灣當局目前也確實在合法有效地行使著對台灣的治理權。既然這是符合實際情形,實事求是,大陸並無不可接受的道理。

  從台灣方面來說,大陸若接受“一中各治”的表述,那麼,就意味著大陸已經承認台灣當局目前對台灣地區的治理是合法的、有效的、不容任意干涉的,這雖然不是“相互承認”,卻比“互不否認”進步得多。這也比“高度自治”更讓台灣民眾放心,因為“各治”顯然比“高度自治”更“高度”,那就是兩岸雖然同屬一個國家,但兩岸當局卻是互不隸屬,各自享有本地區的完全治理權限,也就不存在誰吞並誰、誰統一誰的問題,兩岸是真正的完全平等。“一中各治”既符合台灣現行《憲法》的一中架構,也符合“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思路,既理順了法理和政策上的所有關係,也完全滿足了台灣人民當家做主的願望。

  因此,相對於“一中各表”,“一中各治”更符合“九二共識”的精神,或者說是對這一精神的合乎邏輯的發展,更易於為大陸接受,也滿足了台灣的要求。由於“各治”已經可以確保台灣當局有效治理台灣的自主性和合法性,完全滿足台灣人民當家做主的願望,因此,“台獨”和“獨台”的必要性將被進一步消解,“一個中國”原則也不會再成為兩岸間的問題,特別是不會再成為台灣社會的禁忌。兩岸在“一中各治”的基礎上,一方面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一方面平等互利地交往,一方面還可以展開治理水平比賽,有利於兩岸爭取足夠長的和平發展時間,為子孫後代做出正確選擇創造條件。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0-10-27 作者是大陸的台灣問題學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