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背水一戰與十面埋伏:朱清時的改革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4-13 14:39:29  


 
  國家政治體制不改革,教育部體制更不會改革,教育部里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團更不允許改革。奧爾森在《集體行動的邏輯》中指出:“分利聯盟”的存在會造成“制度僵化”。一旦從某種制度安排中得利,就不願推動制度創新,對威脅既得利益的創新一概排斥,為特殊利益不惜犧牲社會利益。教育這個原來鄧小平一上任就抓的關鍵部門、改革的急先鋒最終成了改革的羈絆,這並非始料未及,仍是受制於制度與意識形態的邏輯的結果,更是受制於享受制度與意識形態邏輯好處的既得利益集團。GDP並不單純是經濟,更是政治和意識形態,如同當年鄧小平說實現四個現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一樣。因此國家追求GDP,教育部為了呼應GDP搞了教育的大躍進、教育產業化、建大學城、搞教育評估、專升本、二十一世紀教育教材、教育部規劃項目等,結果大都適得其反,搞了三十多年也沒能回答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問的不是GDP,而是人才。這一點朱清時看得非常清楚,他辦的大學不是GDP大學,而是回應錢學森之問的大學,是要把南方科技大學建成錢學森之問試驗田的大學,辦成回歸教育本質、回歸教育本源、回歸教育精神的大學。可錢學森之問之實驗田與GDP又是對立的,與教育部的規章制度是有矛盾和衝突的,他的改革之舉要想突破教育部的規定,挑戰教育部的權威和壟斷地位,打破教育部辦大學的步驟,將會受到制度、意識形態和既得利益集團的三重阻力。

  深圳儘管殺出了一條血路,敢為天下先、敢第一個吃螃蟹並最終輻射全國,但深圳特區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政治特區,血路也是經濟上的血路,螃蟹也只是經濟上的螃蟹。政治體制改革,深圳再也殺不出血路,許宗衡案從改革的最前沿表達出了經濟的大躍進與政治的大躍退的嚴重失衡。深圳政治體制不改革,南方科大背托的只能是人而不是制度,是政策而不是制度,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是無限政府而不是有限政府。即使他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為依據也免不了人、政策、人治之俗,權力濫用的可能性和現實性會使南方科技大學充滿了變數,喜憂參半。這可以通過兩件事得到證明,一是《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條例》雖然已起草好,正在修改,但能否很快通過也是一個未知數。二是學校組建的理事會充滿吊詭,據朱清時說理事會由四方面組成,主要成員包括市委、市政府領導,其中深圳市長、主管教育的副書記、教工委書記都會是理事會成員大概占四分之一;四分之一是南科大的領導層,比如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還有四分之一是深圳的企業家代表;另外四分之一是國內外的教育家。理事會討論結束後,董事會就按決議執行。書記市長是制度和邏輯的代言人,他們排在第一位,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第二位,企業家第三位,教育家第四位。即使不對此做過分的解讀,也仍然看到大學受制於地方權力結構和意識形態結構。

  大學內部行政化、官僚化問題近期內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官本位已經成了潛規則,成了大學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對知識的權威、對知識的尊重、對學問的追求只有依附於官本位才顯示出價值和意義,否則無意義無價值。官學學術與政治不分,學術與行政不分,政治取代學術,行政代替學術。就是全國教學名師的評選,85%以上也不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精品課程因官員的介入變成了官品課程,精品課程成了廢品課程。朱清時對此看得一清二楚,他深刻指出:“大學實際上都官僚化了”。大學都是誰的官大誰說了算,不是誰有真理誰說了算。南方科技大學要做的“去行政化”,要讓學校恢復到它本來的面目,也就是“教授治校、學術主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