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北不談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真正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08:39:48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訊/澳门新华澳报评论员富权今天在其文章“台北不談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真正原因”中表示,馬政府不急於兩岸互設辦事處,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岸互設辦事處的議題,已經是屬於兩岸政治談判或兩岸政治對話的範疇內容。馬政府目前仍然堅守“先經後政”底線,不願在其第一任“總統”任內開啟兩岸政治對話的大門。不談互設辦事處問題,實質上就是馬政府婉拒進行兩岸政治談判的手段。文章详论如下:

  中國國民黨昨日下午舉行中常會,安排剛從美國發表演講歸來的“陸委會”主委 ,針對台灣駐港澳機構更名、開放大陸旅客“自由行”,以及訪問美國的成果等三個議題,在中常會發表專題報告。馬英九在聽取賴幸媛的報告後,針對駐港澳機構更名的部分發表講話指出,台灣派駐港澳機構的更名,在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它不只是名稱的形式,還包括地位的提升,功能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尊嚴的保障,的確是台港澳關係四十五年來的一大突破。馬英九還表示,港澳台關係能有現在的發展,對雙方都有利。這顯然是兩岸關係已經和緩改善走到了某一個程度之後,港澳台關係才能有了這樣的一個改變,這個對雙方來說,當然都是有利有幫助的。

  顯然,馬英九是將台港澳關係與兩岸關係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只有兩岸關係獲得長足發展,台港澳關係才能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而反過來,台港澳關係的重大突破,同樣也可促進兩岸關係加快發展。

  而賴幸媛和“新聞局長”楊永明日前在美國的談話內容,則有微妙差異。他倆表示,近來台灣與香港、澳門關係的突破,與兩岸關係是“不同領域的兩件事”,馬政府目前“完全沒有規劃”比照台、港、澳模式在北京設辦事處。賴幸媛說,兩岸過去三年建立制度性協商機制,很有成效,運作順暢,兩岸今後仍循海基、海協二會機制協商,台北在香港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後,並未考慮到北京設類似機構。楊永明也指出,台北大幅提升與港澳對等關係,確實是馬政府近來對外關係一大突破,但這不能與台北與北京關係“作等號或連結”,台港澳關係突破,可視為“台北與國際交往的一個延伸”,與兩岸關係或有重疊,但“角度有差異”,“這不是兩岸關係談判上取得新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