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盤點2011年香港政局的三個趨向

http://www.CRNTT.com   2011-12-30 09:11:38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時逢年底,香港文匯報昨天登載資深評論員郭中行的文章“盤點2011年本港政局的三個趨向”,詳論如下: 

  2011年即將完結,各大傳媒亦開始盤點今年的各大政經事件。而2011年亦是本港政壇波譎雲詭,風起雲湧,各大政治勢力合縱連橫的一年。其中反對派在去年政改方案後,路線及策略明顯出現轉變,民主黨在政改方案上展現出來的理性務實態度不斷消退,反之激進對抗路線卻逐漸抬頭,加上西方勢力更明目張膽地干預本港政局,種種轉向都令到本港政局處於對抗及不穩的狀態。這對於即將迎來多場選戰,以及外圍經濟形勢不明朗的香港而言,肯定不是好事。 

政黨的分裂加劇 

  自政改方案通過後,令本港政制在停頓5年後再度揚帆啟航,而10個新增的立法會議席,包括5個含金量極重的“超級區議會”議席也令各政黨摩拳擦掌,而雙普選時間表的確定,也令各政黨開始整合資源,其中多個新政黨如葉劉淑儀的新民黨、李卓人的工黨等便應運而生,其創立的目的顯然是為整合原有的力量,為選戰作準備。 

  但也有政黨是因為路線不同以至內部分裂而分道揚鑣,其中以反對派的權鬥最為激烈,社民連創黨主席黃毓民與陶君行的權鬥,最終演變成社民連歷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分裂,曾經的黨友變成勢成水火的仇敵,最終黃毓民“倒閣”失敗而倉皇出走,與陳偉業及一班原社民連核心,再加上多個激進的社運團體、親台勢力組成“人民力量”,與社民連搶奪極進的一群;而社民連經此一役也一蹶不振,為與“人民力量”鬥激,也令社民連更加走火入魔,最終在區選中全軍覆沒。在民主黨內,原來的改革派與新東派系與主流派也到了攤牌地步,而鄭家富在政改時退黨,正引爆了改革派集體出走的最後一根藥引,多名新東議員及地區樁腳聯合退黨,另組“新民主同盟”,令民主黨在新東元氣大傷。而相反地區實力穩固的“新民主同盟”現時坐擁8個區議會議席,更儼然成為左右反對派大局的“關鍵少數”。 

  同時,自“五區公投”之後,反對派的分裂也愈來愈明顯,當中既有個人私怨,也有路線策略上的分歧,而“人民力量”對民主黨的狙擊已由過去的口頭叫罵,變成在區選狙擊,而同屬激進反對派的公民黨,也與民主黨、民協等若即若離,說反對派陣營已經分裂固然是言過其實,但不同路線各自修行已是十分明顯,在爭取選舉利益上,彼此的相鬥更為激烈。綜觀反對派政黨的分合,爭權奪利排除異己成為主線,而間接結果是令到反對派的政治光譜有所拉闊,在立會選戰上可能更為有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