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妥善處理港陸磨合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08:58:35  


 
以平常心面對轉變

  當時,內地居民的反應是克制的,儘管香港反對派鋒芒所向涉及內地與香港的共同利益。

  短短一年後,情形明顯變化。這一回,不只是香港方面對於D&G事件和內地遊客在港鐵列車上進食等等現象作出反應,而且,內地居民開始借助網絡媒體參與討論和爭辯。無論香港還是內地,都有客觀公正的意見發表;無論香港還是內地,也都有欠理性的觀點甚至敵對或對立的情緒宣洩。一方面,香港一部分居民,對於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融合所伴隨的,內地居民或遊客在香港與香港一部分居民發生磨擦,越來越不滿。另一方面,內地一部分居民,隨著兩地經濟融合不斷深入,也開始對香港一部分居民的言行和習慣表示不滿。更值得重視的是,當兩地居民發生磨擦時,無論香港還是內地,都有偏幫本地居民的言論傾向。

  這一新現象顯示:在香港,關於“一國兩制”偉大實踐和認識由經濟講“一國”但政治仍強調“兩制”差異,向著認同和接受“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轉變,不僅必然在香港社會引發觀念和行為的重大轉變,而且必然在內地引起相應的觀念和行為的轉變。目前,香港社會愈益感受經歷這樣的觀念和行為轉變所帶來的心理和情緒的折磨,而內地社會也開始進入相應的觀念和行為的轉變階段。兩地居民通過媒體、尤其網絡媒體展開意見交鋒,是題中應有之義,應以平常心待之。

化解矛盾促進融合

  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融合,必定涉及相關制度、習慣和觀念的“磨合”。在香港,站在歷史正面的媒體和公共知識分子,應當推動和支持這樣的磨合;擔負領導責任的政治人物,應當站在群眾前列,以全面準確理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來引導香港居民正確對待這樣的磨合。必須警惕的是,最近,有一種觀點:特區政府應收緊香港與內地交流和融合,包括限制內地居民“自由行”,完全禁止所謂“雙非”孕婦前來香港分娩。果如此,香港則將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

  今天和明天的香港經濟已不可能中止與國家主體融合的進程,否則,香港連生存都存疑,遑論發展。

  可以說,香港惟一出路就是妥善處理與國家主體經濟融合進程中必然發生的“磨合”,盡可能穩妥地推進兩地經濟一體化。

  本屆特區政府通過行政長官辦公室的“面書”(facebook)開設網上討論以表示其對香港社會思想問題的關注,這固然是應予肯定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必須以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來引導香港社會妥善處理兩地融合進程中的磨合。

  正在進行的下任行政長官競選,各位參選人或候選人,尤其愛國愛港陣營的參選人或候選人,必須在政綱中表達其關於兩地經濟融合必定引發的“磨合”問題的觀點,這是下屆特區政府的一個重要課題。 

  來源:2012-2-8大公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