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雙非”爭議折射出“極化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08:51:51  


香港徹查內地偷渡“雙非”孕婦非法產子
  中評社北京2月5日訊/“自由行類似於某種全球化效應,它提升了香港的經濟,但卻擴大了香港的階層鴻溝。強勁的內地富裕人群購買力潮水般湧入,提高了香港的房價、物價,它使香港的高端收入階層更加富裕,但卻讓收入增長緩慢的香港窮人承擔成本,這就是所謂的“極化效應”,而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很容易產生越來越強勁的某些本地民粹情緒。而這種情緒又會被內地人解讀為‘殖民地痕跡’。”《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登載陳永傑的文章《香港“雙非”爭議折射出“極化效應”》 如是說。詳論如下: 

  從D&G風波、港鐵進食事件,到農歷年前北大孔慶東的言論,一場場內地和香港網民之間的“口水仗”在這個寒冷的正月火熱地打了起來。最令人震動的是,香港網民自發籌款在報章上刊登的反對“雙非”(“雙非”即來港生孩兒的父母任何一方都不是香港人)孕婦赴港產子的廣告,及其後各界的不同反應,應當引起重視,因為爭議已經一步步走出虛擬世界,進入真實生活。

  口水仗如此升級,令不少人擔擾會否激化地域矛盾或族群矛盾。但很多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如果社會這個軀體要發燒,那麼不妨就讓它排一排毒,刻意去掩蓋它,可能只是諱疾忌醫,把問題往後拖。這一刻,最應該去做的,是正視這個病。

  “雙非”孕婦的爭論,看似族群或地域矛盾,但究其本質,其實是不同社會階層對公共資源的爭奪。不妨看一看“雙非兒童”爭論中的利益雙方吧。眾所周知,到香港去生小孩花費不菲,即便是順產,各類開支的總和可能也要接近十萬港幣。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過一萬元的中國內地,這種“奢侈”顯然只有少數的富裕家庭能負擔得起。在香港,最強烈抗議“雙非”孕婦的本地組織,代表著主要來自工薪階層,負擔不起去私家醫院生小孩,只能等公立醫院床位的香港媽媽。前者要爭的,是免於超生罰款及領取香港護照的特權,後者要爭的是保障她們在公立醫療免費生小孩的床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