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低俗音樂”應該管起來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3-13 09:56:05  


全國人大代表譚晶接受記者采訪。攝影戴爽
 
  道德上有高下之分,藝術上沒有

  簡單來說,人們想象當中認為的判斷高雅和庸俗的審美標准,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高雅音樂”和“庸俗音樂”的劃分根本就是錯誤的,他們只是滿足受衆不同偏好的產品而已。

  雖然音樂本身沒有高雅和庸俗的區別,但歌詞和意向上卻存在高尚與卑下,網絡歌曲中確實大量存在以侮辱人格和打情色擦邊球等方式博出位的內容,諸如“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和“終於你做了別人的小三”等歌詞不斷的刷新作者和受衆的下限,對此做出道德判斷並非沒有意義,譚晶也提到,在上榜的愛情歌曲中,大部分是無病呻吟、蒼白空洞的東西,有的甚至鼓吹快餐式愛情、買賣式愛情,如果她的道德批判止步於此,其實並無問題。

  但她還指出,愛情歌曲占93%,公益歌曲、勵志歌曲占7%,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一首都沒有,並將此作為藝術作品格調低下的證明,這種批評就十分錯誤。《詩經》分為風雅頌,風是各地民歌,雅為京畿之音,頌是廟堂祭祀之曲,頌和雅屬於上層音樂,“十五國風”都很俚俗。可是恰恰是那些被視為俗的國風,比雅頌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此外,愛國或者愛政府、愛人民,也並不比愛一個具體的人在道德上更高尚,這應該是一個常識。
 
擠壓庸俗歌曲的生存空間可行嗎? 
 
  “擠壓”沒有正當理由

  譚晶提出建議,要強化對媒體指導監督的針對性、時效性,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以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為主體、以國有演出場所為中心的公益性演出長效機制。其實為老百姓“低俗”的文化品位痛心疾首的不止她一個,文藝青年大概會覺得她提到的這些公益歌曲也很庸俗,正常的音樂品位至少應該聽雷.查爾斯或者皇後樂隊;而古典音樂迷大概會覺得以上這些東西都庸俗,要把國民的音樂品味調整到聽交響樂或者歌劇才好。如果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並且擠壓“庸俗音樂”的生存空間,應該究竟要扶持什麼音樂,擠壓什麼音樂才是正確的? 

  既然涉及到使用公共開支進行扶持,那麼公衆的態度顯然是重要的,其實彩鈴訂購就完全可以看成公民對自己最支持的音樂進行的投票。2005年中國移動通信的“無綫音樂排行榜”彩鈴銷量的排名前3名是:《你到底愛誰》(1588萬次訂購)、《兩只蝴蝶》(1207萬次訂購)和《童話》(621萬次訂購)。在目前的彩鈴銷量排行榜上,《小三》、《老婆最大》、《傷不起》這些歌詞相當庸俗的歌曲,比公益、勵志和愛國歌曲更有群衆基礎,這個票不投也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