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急於撲滅眼前火顧不了歷史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2-05-21 08:16:39  


 
  其實,馬英九正是在其第一個“總統”四年任期內,將部份精力放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方面,使得不少台灣民眾和企業主享受到海峽兩會十六項協議尤其是“ECFA”的成果,才令他在民調滿意度甚低,一直被蔡英文緊追直逼之下,仍能夠當選的關鍵原因。因此,馬英九在其昨日的就職演說中,還是不敢完全抹掉兩岸關係議題的。但問題是,他卻在絕口不提“洽談兩岸和平協議”的同時,將“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與“以活路外交推展國際空間並增加國際貢獻”、“以國防武力阻嚇外來威脅”組合成“鐵三角”,雖然是將“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置為“第一個角”,但卻與另外兩個“角”並列,就難以突出兩岸關係。尤其是其“第三個角”——“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叨叨不休地大談其上任後,美國已三度同意軍售台灣,總計一百八十三億美元,“不論是質與量都超越以往”,這就大為稀釋了他在其第二個任期內“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的承諾了--哪有以購買先進武器來追求台海和平的道理?!而且也把國共兩黨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建立的“促進正式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的共識,置若罔聞。

  由此可以窺見,馬英九在其第二個四年任期內,最緊急的政務是要搶救自己的民望,搞好經濟。他所尋求的“歷史定位”,除了是自身已經擁有,並與陳水扁的貪腐形成強烈反差的清廉守法之外,就是不要在天怒人怨中卸任。至於他曾經許諾的開創台海新局,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及為中國國民黨能夠實現長期執政打好政治基礎,對不住,就顧不上了。這已是馬英九最“卑微”的自我要求了。

  偏偏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折射了馬英九並非是一個政治戰略家,而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平庸官吏。實際上,這兩天冒雨走上街頭“嗆馬”的民眾,並非是反對馬英九的兩岸關係政策,更非反對馬英九曾經提出的“洽簽兩岸和平協議”主張,而是反對油電雙漲,反對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反對復徵證所稅,不滿馬英九在民生、經濟決策時的脫離群眾一言堂、進退失據,不滿馬英九不顧民間疾苦,不願自躬反省。相反,直到此時此刻,大多數民眾對他的兩岸關係政策仍是滿意並支持的。即使是上街“嗆馬”的民眾,雖然有部份打出了“反對一國兩區”的口號,但針對“ECFA”等十六項協議的並不多。此顯示,連民進黨也感到,越是反對兩岸關係發展,越是反對“ECFA”等利台惠民措施,就越是沒有機會再次實現政黨輪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