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趕走孔子學院教師:產品不合規就該退貨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10:52:49  


 
  三、沒資質的中國教師在美國中小學教漢語嚴重違規

  美方年初調查認為,持訪問學者類簽證者在中小學任教違反訪問交流協議框架及聯邦法規

  有人或許會以此質疑,持訪問學者簽證在美國的孔子學院教漢語在美國教書近10年一直相安無事,為何如今就變成了違規?這某種程度上,這可以被視為美國國務院“查漏補缺”的行動。在今年年初,美國官方曾對持有J—1簽證人員情況進行過調查。在5月17日的公告中,美國官方解釋稱,持教授/專門研究學者類簽證只能參加特定的訪問交流項目,在美國的被認證大專以上程度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博物館、圖書館中從事研究、教學、講演、觀摩或咨詢活動。因此持訪問學類簽證者在預科學校、中小學、夏令營或其他社區教育活動中任教是不適合的,既違反大學訪問交流項目的協議框架也不符聯邦相應法規。

  由大學合作計劃引進的漢語志願者越來越多走進美國中小學課堂,令美國國務院擔憂

  基於這個判斷,美國官方明顯注意到本來習慣於在中國兩國大學之間展開合作的孔子學院(課堂)項目正越來越多的向初級、中級學校過渡。一般而言,學院就是大學的系,課堂一般是中小學開設的中文課。至今美國已有81所孔子學院和300多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其中127個為孔子學院下設的課堂。Buffalo大學就計劃通過孔子學院在今年秋季學期安排8名中文教師赴當地中小學授課。而在去年人民網的報道稱,中國20多個省市的132名大中小學教師作為漢語教師志願者於7月底分赴美國20多個州的中小學任教。

  在美國的初級、中級學校正有越來越多持非教師簽證從事中文教學工作的老師,這才是讓國務院最為擔憂的。這在國務院對孔子學院合作訪問交流項目給出的調整方法中也能看出這種擔憂。國務院提出公立或私立中學可以聯繫現有國務院指定擔保機構,通過它們提供擔保,使孔子學院的合格人員可以來本校授課。最終目標很明顯——任何持J-1教授/專門研究學者、短期訪問學者、大學/學院學生類別簽證者嚴禁在美國的小學與中學執教。

  四、即使訪問學者在大學教漢語也必須納入學分管理

  識漢字,包餃子、打太極不是真正的漢語教學,高校中文課程只有得到學術委員會認可才能完成教育的目標

  對於孔子學院學術資格認證的問題,有報道稱孔子學院本身不計學分,不授學位,並不具備認證的前提。但按照J-1中以教授中文為由(訪問學者型簽證)申請的標準,中文課程必須是美國被認證的大專以上程度教育機構全部課程的一部分,持此類簽證的訪問者只能在這些學校的外語系校區內授課。也就是說,國務院認為孔子學院在大學開課必須取得學術資格的認可,成為正式學分課程的一部分,而不能向過去以文化交流項目的形式打“擦邊球”。

  要開展漢語教育,在大學可以邀請持訪問學者型簽證的老師,但上的課必須納入學分課程管理。其實這樣的安排同樣符合美國對孔子學院在教學質量和水平上的要求。至2005年以來,先後已有2100多名中國教師來到美國。漢語教學以不能只是認識幾個漢字,包餃子、打太極、唱京劇這個層面。既然是教學活動,課程就應該得到校方學術委員會的認可,和其他課程一樣算學分。站在文化推廣的掩護後面而不主動融入教育環境,恐怕與雙方合作的初衷都有所背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