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方文學雜誌出“野雞刊” 一月斂財百萬

http://www.CRNTT.com   2012-06-25 12:23:46  


 
每月3期,一月斂財上百萬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昆明調查發現,中介沒有“忽悠”沈欣,她拿到的《大家》,的確與正本《大家》出自同一家雜誌社。

  “你的作品發不了文學版《大家》,你要找的是理論版吧?”在位於昆明市中心的雲南新聞出版大樓10層,當記者以投稿名義來到這家雜誌社時,該社一名自稱“編純文學稿件”的編輯,這樣向記者提示。

  該編輯隨即拿出了兩本《大家》。記者看到,其中一本“理論版”,就是沈欣拿到的“野雞刊”。

  記者仔細對比後發現,“野雞版”《大家》與其正本真假難辨,二者共用一個國內刊號CN53-1108/I,一個郵發代號64-61,主管和主辦單位、編輯部地址、廣告經營許可證號、網址和E-mail均一致,電話號碼相鄰,副主編都是韓旭,兩套編輯部“人馬”裡,絕大部分(9人)署名相同。不僅如此,兩本《大家》的封面裝幀都頗為統一,甚至價格都是12.8元。

  撇開內容,也許唯一能引人懷疑的是正本《大家》的印刷地點,寫著雲南新華印刷廠,“如有質量問題,請寄印刷廠質量科調換”;而“野雞刊”的印刷地,則是雲南新聞圖片社印刷廠,“調換請寄編輯部”。

  但沈欣顯然注意不到這些。為了讓論文出現在這本“野雞刊”上,她和同事們通過中介付出的“代價”,一篇5000字以下的論文普遍為4000~5000元。

  中國青年報記者咨詢了數名論文中介後發現,這一價格還屬於“中等水平”。最貴的報價,來自中國雜誌網一名自稱塗老師的人,為5000字以內9000元。

  “《大家》的版面費一直比較貴,去年4000元不鬆口,今年才降了一些。”四川中介江老師說,“這些雜誌都是兩個版起賣,你最好凑夠4000字,划算點。”

  在該雜誌社,一名叫王磊的編輯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文學版《大家》1994年就創刊了,而“理論版”《大家》2010年1月才創刊,“目前理論版上、中、下旬都出刊。”

  記者在這裡隨機翻閱發現,眾“野雞刊”薄厚不一,厚的約“容納”300篇論文,薄的也有150篇。與沈欣一樣“中槍”的,近一半是河北省專科院校的講師和副教授,來自遼寧、江蘇、重慶等地的也不少。

  對版面費問題,王磊編輯一直避免正面回答。記者幾次追問後,他吐出“1000元”這個數字,這是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遇到的最低報價。

  而記者對2012年1月中旬刊裡的10餘名作者隨機採訪後得知,他們的花費,普遍在4000~5000元之間。

  《大家》雜誌社官方博客顯示,1998年,該文學雜誌社開始走自負盈虧、自主經營之路。

  據記者初步估算,按照平均一期200篇論文、每篇論文收益3000元計,每期“野雞刊”可為該雜誌社斂財60萬元,每月近200萬元,一年不少於2000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