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官方文學雜誌出“野雞刊” 一月斂財百萬

http://www.CRNTT.com   2012-06-25 12:23:46  


 
中國知網、國家圖書館均尋不見

  有趣的是,無論昆明還是北京,你在報刊亭等地方,很難找到《大家》的身影。

  “我們是定點發售。有圖書館會訂購,我們出刊後,就直郵圖書館和訂購人。”王磊說,兩個版本的《大家》,每期合計發行量約2萬份。

  “你發在理論版的論文,可以在中國知網上查到,北大圖書館也有。”他提示。

  然而,在中國知網(CNKI),中國青年報記者隨機輸入刊發在“理論版”《大家》的10餘篇小論文後,發現結果均顯示為“0”。

  記者同時看到,文學版《大家》雜誌,確在知網學術期刊大全的收錄之列。知網的客服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知網收錄哪些內容,是根據與雜誌社的合作協議來的。“《大家》編輯部沒提供的內容,我們就收錄不了。”

  “知網對‘理論版’《大家》的收錄很不穩定,時有時無。”一位自稱嚴編輯的論文中介向記者私下透露,“說明這個雜誌挺亂,很多收錄關係還沒理順。”

  此外,在北大圖書館,記者也遍尋不到這本“野雞刊”的蹤影。

  在該圖書館文藝期刊室中,閱覽架上只有正本《大家》雜誌,標明為文學雙月刊,旁邊則排列著《當代文學》、《當代作家》等。

  “《大家》在我們這裡,從創刊號到最新一期都有,但從沒見過‘理論版’。”面對記者的搜尋,該期刊室負責人也很好奇,“《大家》難道還有兩個版本?”

  在國家圖書館,記者遇到的情況類似。

  “國家圖書館以‘收齊中文期刊’為原則,理論上,國內所有具有ISSN號和國內刊號的期刊,均會被國家圖書館收藏。”面對遍尋不見“理論版”《大家》的詢問,國家圖書館咨詢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如果他們收錄的紙質刊物中,沒有“理論版”《大家》,“這個雜誌的合法性,就比較可疑”。

  我國《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一個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只能對應出版一種期刊,不得用同一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

  “按照‘一刊一號’原則,如果用同一個刊號出版兩種期刊,涉嫌違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非法出版物鑒定辦公室負責人王軍科,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

  “難道我花了那麼多錢,就買了本非法地下出版物?”得知記者的搜尋結果,沈欣長嘆一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