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賈慶林一中新涵義回應“一國兩區”論?

http://www.CRNTT.com   2012-07-30 08:35:02  


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哈爾濱太陽島賓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和應邀出席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兩岸各界人士。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文章《賈慶林一中新涵義回應“一國兩區”論?》指出,賈慶林日前在哈爾濱舉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講話,被視為是對馬英九“一國兩區論”的正式回應。作者認為,賈慶林“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論述,是要將由“一國兩區”論單方面凸顯的“國號”之爭,拉回到擱置爭議的“九二共識”,再次體現了北京的誠意和善。 

  國共兩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前昨兩日在哈爾濱舉行。中國國民黨方面是由榮譽主席吳伯雄率領代表團出席。由於今年三月間,吳伯雄訪問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轉達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關於“一國兩區”的談話內容,及馬英九五月二十日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宣誓就職講話時,重提“一國兩區”,而北京則遲遲未有作出回應,因而賈慶林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談到一個中國涵義時,就被視為是對馬英九“一國兩區論”的正式回應。

  賈慶林說,“當前,增進政治互信就是要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求同存異,增強彼此的包容性。兩岸雙方應當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揮政治智慧,採取更多實際行動,鞏固和深化雙方的‘同’,擱置並包容彼此的‘異’,積極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為逐步解決兩岸關係中的深層次問題開闢道路。在此過程中,應摒棄各種不合時宜的對立思維,積極促進兩岸民眾增強‘兩岸一家人’的觀念。”這其中的“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儘管與新、舊“三段論”相比,並不完整,但其針對性和指向性是很明顯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