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邱震海:中國如何以價值觀讓世界信服?

http://www.CRNTT.com   2012-08-01 09:03:49  


 
今日中國缺乏嚴肅理論研究

  在對外關係的策略方面,必須承認,中國這幾年確實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歐美經濟危機後中流砥柱,力挽狂瀾,在對美、對歐、對非和對東南亞工作方面都有令人矚目的積極進展。但從整體而言,中國在對外策略上給人的感覺,更多地像個“救火隊員”,亦即不能預知何時、何地將要起火,而只能在起火後被動地跟在大火後面,用一桶一桶的水去滅火。

  更嚴重的是,今天的中國很多時候是一邊“滅火”,一邊“放火”,或者說這邊“滅火”,那邊“放火”;前腳“滅火”,後腳“放火”。這裡的原因在於對各種危機之間的關聯性和內在邏輯缺乏研究,因而同樣的一桶“液體”在一個危機上是“水”,而到了另一個危機那裡卻成了“油”。

  讀到這裡,請不要以為我是在指責任何具體當事的部門或個人。今日中國確實發展太快,誰都沒有經驗。以上情況的發生,首先源於對形勢缺乏前瞻性的準確研判。或者說,形勢發生之快、之猛往往超出人們的預期和認知水準。同時,今天中國的大多數人們似乎都沒有潛心研究問題的習慣,同時也沒有勇於提出真實研究成果的勇氣。

  這樣的主客觀狀況對中國而言,坦率講是充滿風險的。如果說,客觀形勢比人強似無可避免的趨勢,那麼在理論研究上的嚴重滯後,抑或缺乏真正獨立、嚴肅、負責的理論研究,則將使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風險。

  套用以前毛澤東說過的一句話“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稍加改寫後就可以成為“缺乏理論研究的國家發展,是盲目和充滿風險的發展”。

  今天的中國,許多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歸結到最後,其實是一個理論困惑的問題,無論是中國的外交戰略、內部轉型、執政黨建設和轉型,還是心靈的重建,甚至是民族集體精神世界的成熟,無不如此。

  中國在策略問題上的進退失據,策略無法上升為戰略,同時所謂的戰略研究也只是局限於“大國平衡”或“利益博弈”的狹隘而陳舊的範疇,其根本原因皆源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