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爾街日報》專訪暴露蘇貞昌思想深處

http://www.CRNTT.com   2012-08-04 08:54:49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對蘇貞昌的這個專訪,是在於七月二十五日舉行的民進黨第十五屆第一次中執會通過《中央黨部組織規程條例》修正草案,決定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亦即拒絕部分黨員提出正名為“兩岸事務”的建議,堅持要沿用“中國事務”,以凸顯“一邊一國”立場之後進行的。因此,我們就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由於馬英九和吳敦義的民意支持度持續低迷,更由於林益世案令國民黨聲勢受挫,再加上連馬英九自己也放緩了兩岸議題的腳步,這就等於是使得民進黨解除了“必須轉型”的“防空警報”,“轉型”不再具有迫切性了,因而民進黨決定繼續堅持“台獨”立場,以安撫及拉住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

  蘇貞昌對《華爾街日報》所說的這番話,打破了許多人的幻覺,那就是認為民進黨已經以承認“中華民國”為“國號”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來凍結主旨為“獨立建國”的“台獨黨綱”。其實。蘇貞昌的“台灣共識”,是建基於《正常國家決議文》之上的。而《正常國家決議文》有兩大特點,其一是依據《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論述而立,因而等於是不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並將之稱為“台灣”,其“獨”味介乎“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之間。因為“台獨黨綱”是追求“建立‘國號為台灣’的國家”,是未來式的;而《台灣前途決議文》則是以承認“中華民國國號”,來認定台灣“已經獨立”,是現在式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則是在《台灣前途決議文》認定“已獨立”的基礎上,乾脆拋掉“中華民國國號”,將其“國號”稱為“台灣”。其二是按照“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及比照《台灣前途決議文》“凍結”“台獨黨綱”的做法,二零零七年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也已經“凍結”了一九九九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在“總統”選舉過程中,由於彰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成為主導選戰成敗的議題,因而民進黨在壓力之下,不得不強調《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的論述,包括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從而刻意隱瞞了《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法理台獨”。而現在民進黨自認為已經沒有了“轉型”的壓力,蘇貞昌就連《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的“中華民國國號”也不要了,籍著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及本週三主持民進黨第十五屆第一次中常會發表的談話,直接使用了“台灣”,將陳水扁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發揚光大。這就是民進黨仍然堅持使用“中國事務部”稱謂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些盼望民進黨“轉型”的善良的人們,也該清醒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