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民黨勢弱民進黨也就沒有轉型迫切性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08:21:48  


實際上,民進黨只有在形勢危急之下才需要“轉型”,現在形勢並不緊張,又何必“自尋煩惱”。(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3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國民黨勢弱民進黨也就沒有轉型迫切性”分析認為,從目前情況看,馬英九的表現有可能持續“無能”,而國民黨內有實力者包括吳敦義、朱立倫等人不排除將會像林益世那樣受到種種弊案的困擾,從而喪失戰鬥力,致使選民們產生“換黨換人試試看”的強烈意願,屆時民進黨即使未有在兩岸政策上“轉型”,也可再次實現“政黨輪替”。詳論如下: 

  八月一日是“國統會”公佈其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二十周年紀念日。馬英九雖然無意恢復“國統會”,但卻為了強化自己“一國兩區”論述的正當性和合理性,特意在此前幾天會見即將率團前往哈爾濱出席“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重提“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內涵,並指出過幾天就是其公佈二十周年紀念。馬英九表示,他四年來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八月一日是關於“一中”的涵義通過的二十周年,“一中”涵義就是“九二共識”的基礎,當年能達到“九二共識”,是因同年八月前“總統”李登輝舉行“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其中已蘊涵“一中各表”的觀念,也就是兩岸都堅持“一中”原則,但雙方“一中”意義不同,這也是有效推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

  但在八月一日這一天,無論是“總統府”還是執政國民黨,都沒有進行“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公佈二十週年的活動,只是由“總統府”發言人範薑泰基出面向記者們談了幾句,並為馬英九沒有就此發表談話作出解釋:馬英九密切注視颱風“蘇拉”動態,因此沒有相關撰文公佈的計劃。因此可見,馬英九對“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是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只是用來論證自己“一國兩區”論述的出處,並不打算恢復制定該文件的“國統會”,更不會實施作為該文件的“母體”的《國統綱領》,連已納入國民黨黨綱的“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所提到的“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也不準備付諸實施,不啻是一個“口頭革命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