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事新佈局軟頂民進黨呈現重國際輕兩岸

http://www.CRNTT.com   2012-09-20 08:53:10  


 
  現在,馬英九換上“國安會”諮詢委員王郁琦任“陸委會”主委,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任海基會董事長,有人說是“不按牌理出牌”,因為兩人並不太熟悉兩岸事務,也不是財經專業出身,尤其是換掉了“北京不太滿意”的賴幸媛。因而由此而推理,馬英九是要藉此開拓兩岸關係新路,進行兩岸政治對話。

  這可能又是受到表面現象迷惑而形成的錯覺。其實,從這一波人事調整中,可以看到馬英九要加強“開拓國際活動空間”的強烈企圖心,這是對他在今年“五二零”講話中,刪去四年前同一講話的“進行兩岸政治對話”,而突出“開拓國際活動空間”的呼應。實際上,賴幸媛調任駐“WTO”代表,並非是表達對她的不滿意,反而是要重用她,要充分發揮她在國際經貿方面理論學術及實務的專長。她在出任“台經院”國際處長時,就促使李登輝重視“APEC” 的平台,並開展與新加坡的“TFA”談判。馬英九將 她調任駐“WTO”代表,就可清晰看到,馬英九是要強化在“WTO”、“APEC”等國際經貿組織的活動,並尋求與“WTO”各會員國洽簽“FTA”。

  而馬英九將自己的頭號親信金溥聰調任駐美代表,就是要促進與美國復談“FITA”,及台灣參與“TPP”;馬英九將駐歐盟代表林永樂調回出任“外交部長”,而原“外交部長”楊進添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原駐美代表袁健生接任“國安會”秘書長,都是要藉著他們的豐富國際經驗,開拓國際活動空間。而相比之下,“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的“份量”就較輕,為此有人擔心,“陸委會”的三名副主委劉德勛、高長、張顯耀,資歷都比他深得多,他將如何領導協調?因此,在未來的日子里,兩岸關係並非是馬英九的主攻方向。

  而江丙坤的辭職獲準,就更凸顯了馬英九“重國際,輕兩岸”的取向。實際上,在國民黨內,連戰、吳伯雄、江丙坤的兩岸思維是眾所周知的。就江丙坤而言, 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民進黨發起百萬人上街抗議“反分裂法”的遊行活動,而江丙坤則冒著被扣上“賣台”帽子的風險,於翌日率團前往大陸訪問。就是在這次訪問過程中,促成了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進行“破冰之旅”,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翻開兩岸及國共關係的新一頁。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江丙坤出任海基會董事長,進行了八次“陳江會”,簽署十八項協議,勞苦功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