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操作罷免等於關上朝野對話大門製造對立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8:43:58  


 
  而另一次以“國家發展會議”為名的“國是會議”,其中的一項“成果”則是達成了“凍省”的共識。雖然針對的是宋楚瑜,但因為“凍”掉了台灣省,而使得“中華民國”成了“台灣國”的代名詞。

  而蔡英文以至是後來民進黨中央卻為了一個僅是屬於公共行政政策的退休年金及財政改革問題,就要求召開“國是會議”,也就難免會予人“小題大做”的感覺,因而遭到了馬英九拒絕,只是答應進行“馬蘇會”。但民進黨卻仍然樂其不疲,以此作為火大遊行的一項訴求,而且蔡英文在火大晚會上,仍然堅持初衷,發表演說鼓吹舉行“國是會議”。但蘇貞昌卻突然提出了“四換”口號,等於是完全推翻了發動“火大”遊行的“壓軸訴求”——召開“國是會議”。

  然而,罷免“總統”的門檻甚高,不易發動。正如本欄曾多次分析,按“憲法”增修條文”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的規定,罷免“總統”的“門檻”極高,而且還不單止一道“門檻”。首先,必須跨過“立法院”提案的“門檻”,必須先要有全部“立委”四分之一提議,再獲得全部“立委”三分之二同意後,才能成立“罷免案”,交付“公民複決”;其次,是必須跨過“公投”的“門檻”,必須有過半選民投票、有效票過半同意罷免,才能通過。而按照過去三次六道“公投題”的“公投”經驗,即使是與“總統”、“立委”選舉綑綁一起進行的“公投”,其投票率及同意票率都極低,根本無法與同時進行的“總統”、“立委”選舉的投票率相提並論,因而單獨進行的“罷免“總統”公投”,投票率更將會極低,因此必將會遭到否決。

  這也是為甚麼當年陳水扁貪腐案惹起紅衫潮,百萬人上街“倒扁”,已經積蓄到足夠的“多數複決”的力量時,國民黨和親民黨在“立法院”發動罷免陳水扁,但最後投票結果,以一百一十九票贊成,零票反對,十四票棄權,跨不過三分之二門檻而告失的原因。現在民進黨連同台聯黨只有四十四席“立委”,即使親民黨反水也只有四十七席,與提案所需的的七十五席差得遠了。何況,“火大”遊行只有十多萬人參加,與“紅衫潮”時的過百萬人踴上街頭,也是不可同日而語,亦即是根本不具為避免“總統”而進行公投的社會及民意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