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建立朝野對話體制藍綠各有政治盤算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9:10:34  


 
  為何蘇貞昌確是願意如此配合?看來,是連蘇貞昌自己也感到,在藍大綠小的政治現實之下,朝野對決不利於民進黨尤其是他自己本人的政治前景發展,因而也必要調整。但也許是要麻痺江宜樺,以暫時的平靜來掩蓋自己更大的政治攻勢,尤其是在“核四”的問題上,說不好還將會掀動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以下的幾個背景因素,蘇貞昌希望能藉此“送上門來的機會”,糾正自己近來將幾副好牌打砸了的偏差,以修補自己的形象:其一、在“人民火大”遊行中,本來是成功地籍著經濟及民生議題,發動了十多萬不僅限於民進黨人,包括曾經支持過馬英九的民眾上街遊行“嗆馬”。這本是蘇貞昌的“政治本錢”。但詎料他被這把“火”燒昏了頭腦,在結束遊行前的演說中突然將其主題改變為“罷免總統”、“罷免立委”,把本來是民眾所關心的經濟及民生議題,又扭轉為朝野對決。而這偏是政治大忌:一方面,倘就朝野對決而言,最大基本盤為百分之四十五的民進黨,根本不可能撬得動佔有百分之五十五基本盤的國民黨。倘是堅持經濟及民生議題,反而能爭取到更多民眾的支持;另一方面,民間早就厭惡了朝野惡鬥,而這次朝野惡鬥又是民進黨發起的,使得民眾對民進黨更為不滿。因此,趁著江宜樺送上朝野對話的“下台梯”,自己也就趁勢放棄錯誤策略。

  其二、蘇貞昌日前的訪問日本之行,犯了政治弱智的大錯誤,就連民進黨內人也批評他“聯中抗日”,將使民進黨陷於險境。對此,蘇貞昌似乎已有所感覺,昨日就說“民主同盟”是意識形態,不是“聯誰抗誰”,甚至希望北京也參與。現在既然執政黨送上了朝野理性對話的機會,蘇貞昌也希望能籍此讓對岸扭轉對自己的負面印象。

  其三、蘇貞昌發現自己的冒險躁進,給已無政治舞台的蔡英文提供了以逸代勞,等著自己犯錯誤就可不費吹灰之力取而代之。為此,蘇貞昌接過江宜樺朝野對話的議題,藉著自己擔任黨主席及曾任“行政院長”優勢,凸顯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將沒有任何政治職務,因而仍在以“國是會議”來抬高自己的蔡英文比下去,並阻止她在政治上的東山再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