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提前謀劃應對選戰得失難料

http://www.CRNTT.com   2013-03-08 09:25:13  


 
  相對之下,擅打選戰的民進黨,向來是有提前籌劃選戰的傳統,這次也不例外。而從黨中央今次推出的“二零一四選舉對策小組”的結構成員看,蘇貞昌似乎是很在意先前黨內外對他用人“小圈子”的批評,因而注意到吸收各派系的人,以體現“權力共享”的格局。在表面上看,確是有此新氣象,“二零一四選舉對策小組”的成員包括了黨內各主要派系,連“蔡系”也有人參與。但細究起來,仍是以“蘇系”及“新系”為主。比如,召集人林錫耀就是“新系”;而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雖然被視為“菊系”,實質上是“新系”(其實陳菊市長也是“新系”);劉建忻被歸類為“賴清德人馬”,而賴清德也是出自“新系”。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與國民黨黨主席將會篤定由馬英九連任相比,民進黨儘管不可能等到明年五月黨主席選舉之後,亦即距離“七合一”選舉只有短短幾個月之前才成立這個選舉對策小組”,但由於民進黨存在著極大的“黨主席換人”的可能性,倘此屆時這個小組就將會遭到新主席的否定,或是全盤推翻,或是進行重大改組。實際上,倘是蔡英文“捲土重來”,原來從中央黨部帶走的各主管部門負責人,亦即現時“蔡辦”的人員,可能就會重返黨中央任職,同時為黨中央和“蔡辦”服務,亦即收受中央黨部薪資,卻也為“蔡系”工作,與現時蘇貞昌的將原“蘇辦”人員帶進民進黨中央黨部,既可節省薪資,又可使得“蘇辦”繼續運轉那樣。在此情況下,“選舉對策小組”中的中央黨部工作人員成員,就有可能會遭到撤換,換上蔡英文所信用的人。

  因此,國民黨以不動應對早動,也未嘗不是正確的做法。但卻不可輕視民進黨對選戰的策略操作,尤其是欲將縣市長選舉提名與與縣市議員、鄉鎮市長及鄉鎮市民代表等提名脫鉤的做法。據透露,民進黨將“七合一”選舉的成敗,作為檢驗民進黨能否重返執政的第一步,也成了年後重點工作。因此,在勝選考慮下,民進黨內目前傾向縣市長與其他六項選舉提名作業“脫鉤”處理,縣市長候選人提名提前在年底前確定,以求及早整合資源及因應準備。而且,蘇貞昌主席也已宣示,提名不再只由民調產生,將會恢復民進黨黨員投票,回歸到以往民調與黨員投票並行“七三比”;並將會考慮將以往七月舉行的全代會提早舉行。這些動向,國民黨是不能輕心大意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