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文革記憶:清華批鬥王光美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13-05-25 10:30:04  


1967年4月10日,清華大學學生批鬥王光美現場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此間2013年第3期炎黃春秋雜誌刊載文革期間著名的紅衛兵幹將蒯大富的回憶文章《清華批鬥王光美始末》,內容如下: 
 
  1963年,我考上了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給中央寫過一封信,反映農村幹部的腐敗情況。那時,我看見和我所接受的政治觀念不相符的、不公平的事,總想發表意見。文革前,我當過學校的基幹民兵連連長。另外,我特別喜歡寫文章投稿,當時投稿主要是給清華的校廣播台,後來就被他們看中了,把我調到校廣播台工作,還當了編輯組組長。全校所有交來的稿子都要經過我審,我審完以後拿給一個團委副書記簽字,才能廣播。程序是這樣的,權力還不小。我在學校里的各種事情中都喜歡出頭露面,感覺是能量發揮不完。

  我那時的思想意識確實比較激進的。在平常思想改造的過程中,經常發表些“左”的言論。我會經常批判同學的“資產階級”思想,顯得自己非常革命的樣子。中共中央“九評蘇共公開信”發表以後,我寫了學習“九評”的文章,題目是《出身好也要自覺改造》。文章登在《新清華》頭版上。《新清華》是清華大學校黨委辦的周刊,在校內影響很大。文章就是說階級鬥爭怎麼尖銳,不小心的話就會被階級敵人腐蝕了。那篇文章也暴露了我很多“左”的東西,現在看很可笑。但那時就是那麼一種思想基礎,文革中很自然地就更“左”了。不過我總體還是願意與人為善的,跟同學的關係處得很好。我們班後來等於就一派,包括反對我的。

積極投身文革

  文革前,清華在政治方面就抓得比較緊,有那麼一種革命氣氛。我比較佩服校長蔣南翔,他在清華一直貫徹培養所謂業務、政治雙肩挑的幹部,一進學校就灌輸這些。文革初始,我對清華黨委和蔣南翔是保的。大概1966年6月3、4號,我的第一張大字報就出去了,旗幟很鮮明,是保蔣南翔的,題目叫《捍衛清華黨委,就是捍衛黨的領導;捍衛清華方向,就是捍衛社會主義》。不過我很快就感覺自己不對頭了。當時研究《解放軍報》社論、《人民日報》社論啊,左一篇右一篇連篇累牘,說資產階級統治教育領域……修正主義分子就在我們身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本主義複辟將是隨時可能的,要大家擦亮眼睛,等等。後來,我們班的同學孟家駒和我商量,說我們這種態度對不對啊?萬一校黨委真有問題怎麼辦?應該抱著對革命負責任的態度,考驗考驗清華黨委吧。

  我們的立場很快就轉變了,寫了“也向校長質疑”的大字報,提了幾個問題,肯定是質疑的態度了。當時我在清華廣播台工作嘛,在給校黨委貼了大字報以後,廣播台的台長就通知我:蒯大富,你回班上去參加文化革命吧。就把我趕出廣播台了。

  很快,工作組就來了,他們一入校就表明反對校黨委。校黨委“靠邊站了”。不過蔣南翔對給他扣的帽子一直不認賬,毛主席不是說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學校嘛,他就不同意。他說,文化革命前清華大學也是毛澤東思想占主導,怎麼能是黑的呢?不可能黑!你得佩服蔣南翔在清華搞得特別好。比如北大吧,起來反黨委的、貼反陸平大字報的聶元梓,就是校黨委委員、系黨總支書記,這在清華絕對不可能。工作組進校之前,清華沒有一個黨支部書記,更不要說總支書記起來造反了。蔣南翔以前就提倡做“永不漏氣的發動機”,那真正是做到了一點氣不漏。清華絕對是鐵板一塊,內部沒有反的。後來,工作組進校,大家抵擋不住才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