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全球經濟十大謊言(下)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8:36:46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訊/全球經濟資深觀察者程實撰文《2013年全球經濟十大謊言(上)》列出了按重要性排序的2013年前五大謊言:強勢美元王者歸來、QE年內退出、黃金是避險資產、弱復甦不會伴隨著強市場,以及通脹將變成核心風險。緊接上文,影響力稍遜一籌的後五大謊言如下:

  謊言六: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

  作為2013年出鏡率最高的政策名詞,“安倍經濟學”雖自提出以來就飽受非議,並於年中一度遭遇股市短期暴跌的考驗,但從全年日本經濟、金融運行的結果來看,安倍經濟學可謂成果斐然,下半年日本已出現溫和通脹,日本股市全年走勢也強於歐美,實體經濟增長在初步走出通縮陷阱後呈現出積極反彈的跡象,在IMF全年都在調降大部分經濟體增長預期的背景下,日本經濟增長預期是少數被大幅上調的。

  在很多人看來,“安倍經濟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豐富內涵,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結構調整政策這“三支箭”共同構成了既作用於短期、又放眼長遠的政策搭配。但實際情況卻是,所謂“三支箭”有虛有實,第一支箭是核心,第二支箭是配合,第三支箭則只是幌子。

  日本經濟的當前命門是“通縮頑症”,走不出通縮的長期陷阱,所有改革都將石沉大海,難有實效。而日本通縮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是貨幣現象和經濟現象,同時更是心理現象。因此,安倍經濟學的反通縮大業,既要將核心力量放在貨幣擴張層面,也需要借由“三支箭”的組合形成心理層面的巨大威懾力,通過政策箭雨的預期引導、心理暗示和情景營造,借由從眾、說服、信念和傳染等社會心理學通道,打破長期通縮的社會認知僵局,並由此激發日本經濟長期蟄伏所蘊藏的潛能。

  對於未來而言,這一謊言提示我們,“安倍經濟學”這種階段性成功僅僅只是一個較好的開始,寬鬆貨幣政策的通脹效應已然顯現,而金融市場和日本民眾的關注焦點也已轉向結構改革層面,未來安倍只有將第三支箭從虛態轉為實態,才能鞏固剛剛形成的通脹預期,並借由總需求提振將日本經濟真正拉出長期通縮的漩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