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銀河:因為人生沒有意義才值得一過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2:29:05  


李銀河,1952年生於北京,籍貫湖南衡陽市衡山縣,社會學家,性學家。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李銀河最近一次公眾亮相,是參與聯合國婦女署與某網站舉辦的女性傳媒大獎的頒獎儀式。在後台化妝時,她接受了一個來自男同性戀小年青的擁抱—作為同性戀權益的“代言人”,她會享受這些突然襲來的善意和讚美,然後喜滋滋地去頒發 “年度突破女性獎”。這是一個新獎項,得主是田樸珺。

  對於這個新獎項,李銀河一頭霧水,她並不了解設置的初衷,甚至不確定田的身份,是王石的女友還是妻子—儘管是公眾人物,她常常置身江湖外,少有“八卦心”。頒獎結束,她銘記於心的,是田樸珺在答詞中提到的,王石愛她的緣由是因為她獨立。

  活動結束,李銀河即刻返回威海。2012年退休前,她就一直念想過上梭羅式離群索居的生活。當下,一切接近實現:今年冬天,她在威海買房置業,並打算長居下去。這是一個入冬後,幾十棟樓房裡,僅存十幾戶過冬的小區,人影寂寥。

  和梭羅不同的是,李銀河有連接世界的入口:網絡。她殷勤地發微博,內容大致為生命感受、時評和嘗試寫作的虐戀題材的小說。在這些零散文字中,似乎可以捕捉到她當下思想的一些輪廓、人至晚年的心境,並看出她與她著名夫君王小波的不同。

  一直以來,在公眾印象中,李銀河和故去的王小波都被當做一對精神契合的典範站在一起。只是靜止的王小波在死亡中獲得永恒,而他的靈魂伴侶,仍在世間行走,接受世事的錘煉,儘管她不認為王小波亡故之後的李銀河,和之前的自己有過什麼變化,但顯然,還是不同了。

  邀請馮唐參加人生告別會

  今年7月,李銀河出版了《我的生命哲學》。這是一些博文篇章的結集,與其說是生命哲學,更像是生命感受的記錄。她試圖總結了自己做事的三種動力:虛榮心、理想主義和為獲得過得去的社會地位。

  人至晚年,李銀河覺得這些都已完成或淡泊,她陷入一種思考:為什麼還要去做事,還有什麼事值得做。最後,她只找到“為什麼”的一半:“不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做,不是自己不喜歡硬要做,不是為了應付別人而做”和“是什麼”的一半:“必須引起好奇心;必須帶來快樂,能夠對陷於不幸的人有所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