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邵逸夫的影業與慈善帝國

http://www.CRNTT.com   2014-01-08 10:36:40  


本月7日淩晨,慈善家、香港電影大亨邵逸夫辭世,享年107歲。
  中評社北京1月8日訊/7日早晨消息,香港電影大亨邵逸夫淩晨辭世,享年107歲。現在來看看這位對香港電影、華人慈善業乃至政經圈都起了重大影響的人物生平。 

  六叔生平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鎮,祖籍浙江寧波。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六,故後人常稱其為“六叔”、“六老板”。他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香港上海商會成員,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多年來,邵逸夫捐助數以百億計款項,為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

  1977年獲英女王册封為爵士。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國舊金山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2003年創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天文學卓有成就的科學家進行獎勵,2011年退休。接任者梁乃鵬2012年1月1日出任董事局行政主席。

  TVB在2011年的公告中表示,在邵逸夫的領導下,尤其在其執掌TVB的三十年間,公司不斷取得成功,日益壯大。為了表彰邵逸夫44年來對公司的重大貢獻,授予邵逸夫榮譽主席頭銜。

  邵式慈善:遍布內地的逸夫樓

  邵逸夫早在1973年他就設立邵氏基金會,致力於各項社會公益事業。1977年,英國女王册封他為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美國舊金山市為表彰邵逸夫對該市的福利貢獻,將每年的9月8日命名為“邵逸夫日”。

  邵逸夫在國內的口碑也大多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從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於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鐘。 1985年後,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國內地大、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師範學校、特殊教育學校6013個項目,包括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藝術樓、學術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二十多年來,邵逸夫共向內地捐贈了34億港元,

  有趣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逸夫樓”,在當地核算所需費用如果超過他的預算,“逸”字的最後一個點會缺筆,而如果他全額出資建造,則是全字。

  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時,邵氏基金將公司2.59%股權,饋贈給數家教育及慈善機構。饋贈完成後,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將降至3.64%,TVB副主席、“六嬸”方逸華的持股量則為0.2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