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兆呈:馬航以外的搜索

http://www.CRNTT.com   2014-03-23 09:28:40  


突發時期的表現,絕對需要日常的積累和磨練。置身風口浪尖上的媒體一旦擁有了這些,無論是傳統媒體的載體,還是網絡、社交媒體的新平台,都能够獲得龐大的傳播影響,不斷鞏固自身的權威與信譽。(路透社)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政府從制度設計、法律保障、公共服務心態的角度,為信息公開透明創造最大的空間,媒體才有可能在多年運作中投入充分的資源、建立專業的積累,並可以隨時迅速動員,從不同層面搜集信息源,整合出最接近真相的拼圖。一個獨立、專業、有內涵的媒體行業,對社會才是最有利的,無論其平台是傳統或是新興。”周兆呈文章《馬航以外的搜索》如是說。 

  馬航MH370客機失聯已經整整兩周了。正在進行的26國大搜救,也很殘酷地實質上轉向搜索。搜救生還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堅持不懈的搜索是為了確認事實、嘗試還原真相。

  不斷變化、仍在繼續的搜索過程,也勾勒出一幅信息搜索的全景圖。兩周前的星期六一早,馬航失聯客機的消息突如其來,震驚世界。最初,各國陷於毫無頭緒、大海撈針般的搜尋,媒體記者同樣疲於奔命,各種新媒體形式的信息蜂擁卻也紛亂。一波三折的信息發布與事態演變,讓人不止揪心,更添錯愕。時間一天天地推移,波譎雲詭的事實真相在高科技當道、雲計算時代,依然茫然失序。

  搜索真相,同時也是制度的比較。馬來西亞顯然沒有應對大型突發式災難事件的經驗,動員動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傳播能力、甚至表達能力,都在危機應對面前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被逐一放大和檢視。面對民眾的惶惑和疑慮、面對潮水般的繁雜信息,馬來西亞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認”,淪為馬航事件中的“弱勢”力量。

  失聯事件在多個不同的顯性平台上成為國家之間、專業之間、科技之間,以及媒體形態間的一場較量,政府應對、綜合實力、行政管理以致人情人性等,均可以比照。西方老牌媒體與亞洲媒體,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新媒體中的不同形態,這場媒體的角逐之戰在比拼新聞發布的同時,也讓受眾再次回歸到媒體的專業主義精神,重新認識和理解新媒體時代下求新求快與專業主義新聞運作模式的真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