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紙牌屋》是不是電視劇? | |
http://www.CRNTT.com 2014-03-24 13:47:51 |
各路媒體可以從各種角度解讀這部劇集,但主創的視角總是獨辟蹊徑。在第二季開播前夕,《大西洋月刊》採訪了《紙牌屋》的主筆博·威利蒙(Beau Willimon),在他看來,該劇早已跳脫出傳統電視劇的範疇。今年 37 歲的威利蒙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戲文專業,就讀大學期間,他曾志願加入民主黨參議員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的競選團隊,積累了不少政界經驗,甚至還為希拉里當過助理,後來他將這些經驗搬上舞台,創作了不少精彩劇作。2011 年,根據其舞台劇改編的電影《總統殺局》(The Ides of March)由喬治·克魯尼自導自演,獲得良好口碑,也為威利蒙帶來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同年,大衛·芬奇(David Finch)選中他當合作夥伴,將 20 年前的英劇《紙牌屋》從唐寧街移植到了白宮。 問:《紙牌屋》第一季全長八小時,不再有集與集之分,很具有革命性,能否談談你的思路? 答:如此激進的想法,必須要循序漸進才能為人接受,我現在還不想談太多,省得弄巧成拙。但我想再次提出那個更加根本性的問題:電視如今還存在嗎?我的觀點是否定的,同樣,電影也已經不存在了。因為我覺得電視和電影的分界現在已經沒有了。不妨問問我們自己,什麼是電影?如何定義電影?又該如何定義電視劇? 問:但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里,所謂電視劇就是應該分成一集一集的,這是它和電影最重要的區別。相比之下電影更加統一連貫。 答:不妨想想三集《教父》,明白我的意思嗎?如果你覺得電視劇就該是長度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內,電影就該是一小時以上並且故事有開頭有結尾,那我想說這種定義實在太弱了。那完全都是形式、結構上的概念。那就像是十四行詩與俳句,其實並非根本區別。形式不同,但說到底都是詩歌,都為傳情達意而存在。如果某部劇集里有一集長度超過了 90 分鐘,那它單列出來是不是就算是一部電影了? 再看看除了長度差異還有什麼?《紙牌屋》也可以在電影院里播放,在哪裡觀看並不能決定它是電視或是電影。如今的電視製作早已今非昔比,質量和完成度都不亞於電影,導演和演員陣容不僅不弱,有時候甚至比好萊塢電影都強。對於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長大成人的這一代觀眾來說,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不管是在手機上、iPad 上還是電視機上看,其實都沒什麼分別。過去我們常相對於大銀幕,將電視稱為“小屏幕”。可現在不少人家里已經有了 60 英寸的電視,坐在家里獨占一整片屏幕,反而比去電影院坐到偏僻位置上更像是看電影。 說回到《紙牌屋》,奈飛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認識到了,一部電視劇製作出來,如何看、何時看,觀眾可以主動做決定。有人還是喜歡一集集看,有人喜歡一口氣看完,還有的可能要用一年時間才能結束。與其為滿足大多數人的習慣而選出一種播放方式,還不如完全讓他們自己來決定。這是一種賦予觀眾權利的大趨勢,只要這趨勢不變,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放形式上就一定會呈現更加百花齊放的景象,以滿足人們的各種觀看習慣。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