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一波官員下海潮來臨?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10:39:07  


 
  實際上,整個社會已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生變。如果對比2002年與1992年下海官員的就業走向,就能看出端倪:“92派”多是自主創業的公司的締造者,而2002年前後下海的那波官員更多的則是進入民企擔任職業經理人,成為高級打工者。僅僅10年,創業的門檻已在築高。

  與之同時,民企的更大風險也在加劇襲來。法制日報社《法人》雜誌連續多年監測並發布了中國企業家年度犯罪報告,他們對過去數年的案例研究發現,近5年媒體曝光的企業家犯罪越來越集中在民營企業家身上。2009年,民營與國營企業家犯罪的曝光數基本持平(49︰35),然而到了2013年,被曝光的民營企業家犯罪數已是國企的3倍之多(270︰87)。

  日益惡化的民企生存環境不但沒有吸引體制內的官員下海,反而影響到新一代年輕人的就業選擇。最近幾年,“回到體制內”重新成為年輕人在就業時的優先選擇。在浙江溫州—被外界認為中國商業觀念最濃厚的地區,報考公務員的競爭激烈度,連續多年都屢攀新高,不少崗位都高居浙江11個地級市前列。

  不過,從2013年下半年起,國內又開始出現了公務員辭職下海的零星個案。除了上文提及的廣州4位處級以上幹部先後辭官下海外,在湖南瀏陽等地也出現了多名鄉科級基層幹部集體辭職下海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公務員下海又具有新的社會背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八項規定”等嚴管官員的若干新規後,公務員及幹部群體的各種收入以及出國(境)、用車、招待等隱形福利也遭到了進一步的嚴控和削減。而近年來漸進推行的養老、醫療改革等社會保險類改革,也不斷“蠶食”或拉平了公務員群體的優渥的“特權”和福利。

  官員們的利益和權力被削減,但政治責任和外界壓力又在加大—新一屆政府在下放審批權、打擊腐敗、加大問責上動作頻繁。因此,外界紛紛猜測,當體制內的“吸引力”在不斷“退燒”之後,官員群體是否會出現新一輪的用腳投票的離職潮。

  但顯然,體制內的“推力”僅僅是官員辭職下海的其中一個內在變量,更為重要的變量則是另一股來自體制外的“拉力”是否足夠強大。也就是,支撐創業的營商環境是否得到了改善,阻礙民間投資活力的各種壁壘和歧視性政策是否得到了修正,權力對資本的鉗制以及對資源的配置是否真得交還市場,畸形的政商關係是否被理順並向健康方向發展。

  也只有當上述一系列配套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日漸明朗並趨健全時,民營經濟的又一春才會真正展現,誘惑官員下海的動力才會變得真切。

  春江水暖鴨先知。官員群體通常對政治氣候和社會環境變化保持著異常敏銳的觸感。可以想象,也只有當整個制度體系和社會土壤出現了更加適宜於營商和創業的環境時,他們的擇業觀才會為之改變,屆時,中國官員群體的第三波下海潮才會真正到來。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14-04-12 作者:南風窗記者 李克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