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活在長沙“癌症街”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12:09:05  


嘉桐街——“癌症一條街”。攝影 于冰
夜色下的嘉桐街 攝影 于冰
嘉桐街上的一道小門通往整潔的腫瘤醫院 攝影 於冰
  中評社北京6月3日訊/距繁華的五一廣場6公里,距寧靜的岳麓書院7公里,距優美的橘子洲頭9公里——嘉桐街蝸居於長沙市的西北一角,不繁華,不寧靜,也不優美,它與湖南省腫瘤醫院僅有一牆之隔,為了治病,數百名患者和家屬常年在街上租住、流動,有人叫它“癌症一條街”。

  此間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冰點特稿《活在長沙“癌症街”》: 
   
  很難說,在這條短短500米的街上,絕望和希望誰能打得過誰。

  距繁華的五一廣場6公里,距寧靜的岳麓書院7公里,距優美的橘子洲頭9公里——嘉桐街蝸居於長沙市的西北一角,不繁華,不寧靜,也不優美。

  它與湖南省腫瘤醫院僅有一牆之隔,這使得它離“死亡”很近。為了治病,數百名患者和家屬常年在街上租住、流動,有人叫它“癌症一條街”。

  同樣是這個原因,使得它又充滿生機。在五六米寬的路兩旁,綿延著好幾十家商鋪,包括旅店、餐館、超市、果蔬攤、美發店和通信服務網點……凡是生活所需,不用走出街道便能購得。頭戴假發或提著尿袋的病人慢步穿梭其間,和店家討價還價,與尋常鬧市無異。

  初夏午後,一位水產店女老板正熟練地剖淨黃鱔,裝進小塑料袋,遞給旁邊等候的老漢。案板上的電風扇發出嗡鳴,轟走蚊蠅。

  “讓她吃好一點。”老漢接過黃鱔,眯著眼睛、蘸著唾沫數出幾張一元、五元的票子。枯瘦的妻子站在他身後的背陰里,戴著一頂碎花白帽,露出光光的額頭和後頸。

  “我們也掙不了幾個錢,全當做善事了。”女老板看著夫婦倆的背影說。隔壁擺攤的裁縫凑過來,補了一句:“只要住到這裡來的,說明還想活!”

  日複一日,病人們把嘉桐街當成“家”,也當成“戰場”。他們在這裡吃飽睡好,再迎向醫院的儀器針頭。

  有的人最終沒有走出醫院,街道一頭一尾,哀悼的鞭炮有時會在白天燃放。但更重要的則是嘉桐街的炊煙,它在一日三餐之時升騰,從不間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